一、指导思想
开展本课题研究旨在让一线教师能深层次理解教材、活用教材插图,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说写方式,提升学生的素养。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提高研究的实效性,要为提高学生综合创意的能力多践行,深思。通过两个学期的努力我们已经制定了12册共12个主题的校本课程教材,为课程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具体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提升理论素养
本课题组组长带领成员认真学习课题方案,明确课题研究方向,深入了解课题研究方法,结合实际,扎实有效地开展研究。每月定期组织学习交流,不断提升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
2、制订研究方案,扎实研究工作
紧扣课题组研究的规划思路,制订切实可行的本学期研究计划,明晰研究思路与方向,密切联系实际教学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3、确定研究重点,提高研究实效
本学年重点研究项目及方向为“抓紧新版校本课程,上好每节校本OM课”,本课题组成员计划以典型课例为突破,进行研究总结。探讨校本课程实施经验与教训,并实施OM校本课程网络化,数字化实践。
4、完善头奥课程:形成头奥普惠课程、升级课程和旗舰课程。
打造物化环境:建设“两两一六”。两场馆:头奥“微学苑”、两空间:头奥“零距离”一网站:头奥“大数据”、六基地:头奥“梦工场”。
形成头奥评价:制订头奥评价标准、发放“1+X”证书、推进两樽奖杯。
5、不断总结经验,实现资源共享
课题组十位成员在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要勤于思考、善于动笔,不断提炼研究经验,本学期至少要完成一篇“OM论文”或“案例分析”,并争取发表或获奖。论文选题已确定,学期结束前撰写完成,各课题组成员要主动积极维护课题网站的正常运转,要把各自研究的动态和成果及时在网上呈现。
6、完善评价机制,每月1次:头奥主题教学研讨会(校际联合教研、学科联合教研、年级联合教研)
每班1例:头奥创意微课程或案例(评选最具创意微课程或案例)每级1课:头奥教学展示课
每期1评:头奥课程展评活动(评选“小小智多星”、“小小工程师”、“小小造型师”、“小小结构王”、“小小表演家”、“小小金手指”等)
以实现资源共享,以让本课题起到一定的辐射作用。
三、课题成果
1.每年国内国际比赛获奖(详见《让大脑开始奇妙的旅行》三折页)
2.论文:王小波《OM在小学数学长度单位测量教学中的融合》2015年2月发表于《新课程》
张晓东:《OM校本课程视域下语言能力的培养》2015年2月发表于《小学科学》
四、课题网页(目前该该课题已顺利结题):
http://www.kt.tnedu.com/u/jxzh/archives/2015/57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