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2017年解放路小学教育集团教职工消防运动会成绩公示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学校动态>>【语文】心灵氧吧,让我们走进课程
【语文】心灵氧吧,让我们走进课程
--语文组第三次论坛活动
发布时间:2018-05-3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赵白

5月,教师发展部倡议全校教师共读《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一书,语文组全体老师积极响应,经过一个月的潜心阅读,530日,语文教研组开展论坛活动。本次论坛活动由张钰老师主持,一二年级备课组老师主讲。

本次论坛主要围绕三个议题展开讨论:1、老师们如何在立足于语文学科的基础上设计符合学生学段的课程?2、小学语文课程的评价机制十分重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您认为怎样的评价机制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发展?3、请老师自行选择一篇本书中出现的案例,简单对其进行评价,并结合“4431”原则提出一定改进意见。老师们根据自己的课程实施情况,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一二年级老师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读书感受。张钰老师最先发言,她结合本班级一二年级开展的“春季课程”来进行阐述。黄汝皎和王思瑜老师以自己的经历以及昨天的听课反馈为例,补充讨论。刘亦老师随其后,认为课程应该简单一些,不必太过于复杂。赵白老师认为,学生并不是一个空白的个体,他们是有思想、有想法的个体,我们在开发课程的时候应该结合实际,将课程融于孩子们的生活,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随后,杨美莲老师、王建琴老师、陈红琴等老师也发起了思维的碰撞,大家各抒己见。老师们认为课程目标是对课程要达到的目的的构想,是一种教育蓝图,它体现了课程运作的方向,是课程的灵魂。人们只有充分地认识课程目标的意义,科学地研制课程目标,才有可能比较理想地安排课程活动,因此课程目标又被人们称为课程活动的“第一要素”。

最后,张钰结合老师们的发言,进行总结,今天每位老师的交流对在场的每一位都是再次学习的过程,大家的交流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具体案例分析,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语文的两大使命,既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要发展学生的基本素养,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其实,我们老师每天都在做课程,方法可以由自己创造,在此过程中,师生一定能实现蜕变。

(撰稿、照片:赵白  审稿:张钰)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解放路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邮编:213003    电话总机:0519-88102061    总机传真:0519-8810206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解放路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