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交流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主动与他人交换意见,感受同伴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也使自己的策略和想法得到详细的检查、提炼和完善。所以,注重数学课堂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是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7日下午,二(11)班的周莉云老师和三(5)班陆卫华老师分别执教了《9的乘法口诀》和《间隔排列的规律》两节课,两节课都“注重课堂交流,提升数学素养”。
首先,周莉云老师执教的《9的乘法口诀》一课,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对教材进行调整,关注知识的形成,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课堂上,老师语言亲切,注重课堂交流,学生学习状态好,课堂气氛活跃。第二节陆老师的课以轻松谈话的方式,鼓励孩子自己动手画,和孩子一起研究间隔排列的规律,注重学生的体验。
最后,全体数学教师又互相交流,集体评课。在互动交流中,我们意识到了数学课堂交流不仅仅是必要的教学环节,更是学生思维的碰撞感悟的传达和体验的分享。改进数学课堂交流策略最终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多地去关注“交流”而不是“独白”;更多地去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更多地去关注“实质”而不是“形式”。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交流中相互倾听、相互分享和相互欣赏,达到共同完善。
新闻:周莉云
拍照:刘颖华 周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