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教师第一。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无限信仰书籍的力量,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为提高我校教师综合素质、促进专业发展,解放路小学在教师中大力倡导“经典为伴,幸福人生”的思想,开展“爱尚悦读,幸福人生”的读书活动,使读书成为一种需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青年盛则学校盛,青年强则学校强。学校还成立了“1+1青年教师读书俱乐部”, 1+1寓意就是每个月读一本书,每个月开展一次读书交流活动;通过读书影响一个家庭、一个班级。4月27日下午四点,青年教师读书俱乐部第一次活动如期举行,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主题是“我的阅读史”交流。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史,一定程度上就是他的专业阅读史。
张春燕副校长首先和大家分享了她的阅读史。张校长把她的读书经历分为三个阶段:为工作而读书,为求知而读书,为寻找生命的意义而读书,一位位教育名家如数家珍,一个个教育故事信手拈来,理论和实践结合,教育和生命融合,张校长的话语中洋溢着读书的幸福、思想的幸福。是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就是我们教育的源头活水,读书就是我们教师最好的备课。读书会让我们更加善于思考,更加富有智慧,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
接下来,青年教师们纷纷发言,交流了自己的阅读故事或经历。黄春艳老师谈了自己印象最深的《窗边的小豆豆》系列书籍,小林先生在儿童教育的方式上,给她提供了深刻的启示:我们应该如何关注我们的学生?我们应怎样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个性?怎样鼓励学生?黄老师的读书和教育实践结合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严丹老师分享了自己的阅读经验,特别是东野圭吾的作品,给她带来心灵的震撼:人生应该做出自己的选择,在困境中始终保持向上的坚强斗志与不懈努力。大家畅所欲言,讲述自己的阅读经历。
听了大家的交流,张校长指出一个专业发展的教师一定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本学科专业知识占50% ,教育专业知识占30%,人文学科知识占20% 。通过阅读史的交流,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哪一块不足。不能光是浪漫的阅读,要进行有坡度的阅读,除了阅读案例、经验类的书籍,更要阅读原理、分析类的书籍,甚至读读哲学类的书籍。最后重点推荐了《教师阅读地图》,如何进行由浅入深的专业发展阅读,加强根本书籍的知性阅读,形成合理的阅读结构,最终建构自己独特的“阅读地图”。
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是一种最自然的生命状态,也是一种高贵至美的人生境界。相信通过俱乐部读书活动,与书香为伴,与智慧同行,年轻活力的青年教师会朝着“有哲学的头脑,有学者的风范,有精湛的教艺,有愉悦的心境”走去,在快乐的阅读中营建自己美丽丰盈的精神家园!
(撰稿:张春燕 摄影:黄汝皎 审核:张春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