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到2017,又是新的一年,而2017,也注定了不会平凡。因为我们迎来了一场紧张的头奥大战——om比赛。这,也是为了我们共同的OM梦。
初露锋芒
为了让我们能在比赛中赛出一个好成绩,无论是教练,家长,还是我们,都付出了许多。在压杠铃训练中,臧恒、马英杰和王天瑞天天要抬起重达20公斤的杠铃片,而且压的每一片都必须位置准确,否则就将前功尽弃。哪怕在训练结束时,他们腰酸背痛,汗流浃背,也没有喊累。在即兴题训练时,幽默的王老师时不时会蹦出几个让我们捧腹大笑又让我们深受启发的答案。他总是对我们说:“即兴题需要让思维大开,一本正经的说笑话!”一向温柔的居老师为了让我们表演得更加惟妙惟肖,在我们表演的不好时,总会皱皱眉头,说:“不行,再来一遍!”处女座的唐老师更是在我们风格训练时“分毫必究”,剧本、道具也经历了一次次改进,一次次淘汰,一次次磨练,最终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攻坚克难
在寒假里,我们着实来了个赛前冲刺,结构复制品、天平、框架、鼓风机一样都不能少。为了结构,我们挤尽脑汁,连埃菲尔铁塔结构都用上了。“鸡”器人服装也费了一大波周折。为了呈现最完美的效果,我们想过很多办法,但“鸡不可失,时不再来。”最终决定采用鸡年的春晚理念。办法有了,总要实践,我们立马行动起来,首先构出正方形的身体轮廓,再用彩色垃圾袋剪成羽毛状一圈一圈地贴在纸箱上。用红色的丙烯颜料涂鸡冠上,亮片布和垃圾袋更是一起上阵,做成鸡的翅膀,黄黄的鸡嘴也是必不可少的。穿起来蠢萌蠢萌的,逗得大家一阵欢笑。在制作彩球机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管道安装后球总不能顺利输出,经过反复思考和实验,我们发现,只要在管道上增加排气孔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凭着这种团结的精神,最终,我们完成了所有道具的制作。其实,每一个道具的制作都是对我们的一种提升。
背水一战
26日上午7点,我们精神抖擞的提前到达了候场区,调试道具,准备比赛。风格比赛时,杠铃片压出了22片的好成绩。紧接着,就是决定成败的即兴题。在候场时,每一个人的心脏都紧张的直跳,坐在椅子上,谁也不说话。轮到我们了,我们迈着故作轻松的步伐走进了赛场。这是一道动手题,请派5个人上场。这声音提醒着我们比赛开始了。在第二环节实践时,王俊杰用近乎精准的瞄准和丰富的经验,5发4进,凭着我们的稳定发挥,最终拿到了60分的好成绩。
捷报传来
一路上,大家紧张地期待着我们的成绩,终于,远在上海的孙总教练传来了喜讯,解小一等奖!听到这个消息,我们心中激情澎湃,以前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们成功了。
头脑奥林匹克不仅仅是一项比赛,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挑战。挑战着我们的创造力和团结一心的能力。这次比赛,让我们受益良多,希望我们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并再圆梦想,再创辉煌!
(撰稿:结构队队员 摄影:家长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