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一扫往日的阴霾;家校合作,搭建起真诚沟通的桥梁。又是一年毕业季。站在小升初的门槛上,孩子们稚嫩的目光充满懵懂,家长们期盼的眼神写着茫然。究竟该如何做好小升初衔接,让孩子从容地接好初中第一棒?12月22日的六年级家长会像是一缕久违的阳光,拨开了大家心头的迷雾。
专家讲座 倾情引领
教育专家殷涛校长,以讲座“接好初中第一棒”,用其睿智、幽默的语言娓娓讲述孩子成长的话题。殷校长以其所在中学及其他的一些实例,告诉家长们赢在沟通,培养优秀的孩子所具备的关键词“健康、快乐、习惯”。殷校长提出教育要像春风化雨般润物细无声,培养良好的习惯应做到:家长应先成为希望孩子成为的那个人。殷校长强调了“兴趣”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他罗列出诺贝尔获奖者对深圳中学学生的寄语,让家长明白孩子该往哪里走,家长该引导孩子往哪里走。接着,殷校长从大科学家霍金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成长经历等这些伟大的“笨蛋”开始谈起,认为只要孩子有坚定的人生目标,每个孩子都能成功。
相伴相随 相知相携
走进六年级各班级,黑板上斑斓的涂鸦,彰显孩子们因为家长会的到来而雀跃和激动的心态。教室里,家长们欢聚一堂,或聆听,或思索,或提问。这样的面对面的家校交流,拉近了彼此心的距离,家校携手、呵护成长。就孩子健康成长的共同话题,大家侃侃而谈。六(1)班老师告诉家长,从小要让孩子“扬起理想的风帆”;六(2)班老师与家长真诚沟通,如何让孩子“飞得更高”;六(3)班老师携手各位家长“共同托起我们的希望”;六(4)班老师强调了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阅读滋养心灵,智慧放飞梦想”;六(5)班老师希望与家长们“继往开来,携手并进”;六(6)班老师期望“与你同行”,作“最后的冲刺”;六(7)班老师强调“相伴相随毕业行,相知相携共成长”。同时,作为大家的同行者,六(7)班周奕含的家长同时也是九年级的班主任,与大家沟通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优秀的孩子离不开老师的教导与家长的培养,就让我们家校合作、齐心协力,助孩子从小播种好习惯。接好初中第一棒,我们已经开始最后的冲刺。
撰稿人: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