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6日下午,我们一年级的全课程班级半日开放活动如期开展。一(9)彩虹糖之家的舒翊颖老师和石莹怡老师带来了两节精彩的课,张晓东校长、刘亦主任和张铖老师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这两节课注重了学科上的融合,融合的不仅仅是课程,更是学生的心。
舒老师为我们带来《小猫萨米拉》一课。前卫、高位、品味的“三味”课堂让大家耳目一新。晨诵让孩子学当小诗人,品读自己写得一系列与动物有关的诗,孩子很自豪地吟诵自己的作品,一颗“诗心”也悄无声息地植入他们心中。而古诗《江南》的吟诵,孩子又吟出了心中的疑问:不是东南西北吗,为什么是鱼戏莲叶东西南北?不禁让人啧啧赞叹一年级孩子的慧眼慧心。而《小猫萨米拉》的教学舒老师又紧扣大问题展开。“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猫?”开放性的问题让孩子们畅所欲言,用富有童趣的语言描述了心目中的小猫萨米拉,整堂课上出了浓浓的语文味。
石老师选取了一首风趣幽默的歌曲《小花猫和小老鼠》进行歌唱教学,这是一首易于引起学生兴趣的歌曲,生动地表现了老鼠和猫的不同形象,幽默诙谐,充满童趣。课堂先回顾复习了之前学习过的有关动物的歌曲《动物说话》,接着导入这首歌曲,并在歌中的休止处加入了拍手伴奏和衬词,提高小朋友们的学习兴趣。课堂的尾声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和孩子们先简单交流一下歌中“小老鼠”和“小花猫”两种形象的特点,然后设计相应的动作随《猫和老鼠》的器乐配乐表演。课堂生动活泼,教学板块环节控制得当,环节设计流畅,目标清晰。
下午三点四十,老师们又聚集在一(5)班教室对今天的活动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碰撞火花,燃爆激情。张校长、张铖老师和一年级的老师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在音乐课诵读环节,可以要求孩子的声音位置要高,注重咬字吐字,老师要能夸张的表演,夸张的模仿带动孩子,能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做到情绪和动作的表达。课堂语言可以再精炼一些,多赞美和肯定孩子等等。
在全课程的路上,我们一年级级部一直在一起,相互支持和鼓励,注重课程上上的融合,给老师们坚定的臂膀去推开全课程这扇窗!
(撰稿:舒翊颖、石莹怡 摄影:朱波、张钰 审核:刘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