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同旅途,教师向着阳光不停地奔跑着,在理想与光明中遇见最美的自己。10月29日下午,常州市解放路小学教育集团有幸邀请到了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课程改革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成尚荣先生为解小、香梅、集团盟校及朝阳桥小学部分教师作“在追求中发现与创造”专题讲座。
成尚荣先生从五个方面的定义展开讲述,紧扣“发现儿童首先要发现自己,只有发现自己才能最终发现儿童。创造儿童首先是创造自己,只有创造儿童才能最终创造自己”的深层内涵,与在座教师漫谈自我发现与自我创造。
教师是大脑的领导者
我们要领导我们的课程,领导我们的教学,领导我们的活动,但是最终领导的是我们的大脑。教师是大脑的领导者就是让脑门打开,让思维打开。学习就是学习思维,学习就是学会思维。教师是大脑的领导者就是让我们的教育教学直指学生的思维:让思维回来吧,让思维回到我们的课堂里,回到我们的课程里;让批判性思维回到我们的课堂,回到我们的课程,也即挑战性思维的回归。这就需要对大脑的重新认识。成尚荣先生认为头奥思维说到底就是解放头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即挑战性思维能力。解放路小学及其教育集团已经触摸到了世界上的教育发展改革的最核心问题,即挑战性思维问题,接下来可以尝试进行思维问题的校本课程,让学校的老师参与其中。
教师是道德教师
道德教师是超越学科的,也即所有教师都应该是道德教师。德国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的教育论曾在世界上发出了教育的声音:“从普遍意义上讲,道德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目的,当然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道德是最重要的本质特征,社会上的道德价值发生偏移往往会影响我们的学生,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往往处于困惑阶段,这恰恰需要我们教师进行道德价值的引领、道德价值的判断和成型。
教师是反思型的实践家
日本教育学家佐藤学曾说过:“教师是反思型的实践家。”教师是一个中间人,站在教材、课程和儿童的中间。但教师只是个中间人是不够的,她应该是一个参与者,参与到课程、教材,参与到儿童的学习。但是,教师不是实践者,而应该是实践家。实践者凭经验而教学,是经验型的生存,而实践家源于经验,却一定要超越经验,这往往是一种有思想的、有观点的、有理念的一种生存。从实践者走向实践家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对待我们的经验。经验是可贵的,但经验有时候又是非常可怕的,教学中不应该过于相信自己重复行动所形成的经验,要学会改造经验、优化经验、有所突破、与时俱进。这就是反思,反思就是走向理性、走向创新。
教师是应该有教学风格的领唱者
如果把解放路小学当作一个合唱队的话,那么学校里必须有一个领唱者。合唱队和领唱者缺一不可。而解放路小学正是一个合唱队里有领唱者的一个队伍。当然,我们的教师应该做一个领唱者,做一个有风格的教师。风格是众多合唱者中领唱者的旋律。法国大文豪雨果先生说过:“风格是打开未来之门的一把钥匙。”解放路小学正是有走向世界的钥匙,有感动专家、感动家长、感动他人的风格。风格是艺术家的,也应该是我们教师的。教师应该不断追寻自己的风格,解放路小学需要更多有风格的教师,更多特级教师,不断打开艺术之门。
教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儿童研究者
大脑风暴、头奥运动其实就是在研究儿童,研究儿童的兴趣、情感。达克沃斯提出:教学即儿童研究。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儿童研究的过程。教学其实是在研究儿童是怎么学习的,儿童是怎么发展的。解放路小学的教学其实就是研究每一个儿童,解放每一个儿童。与其说教学即儿童研究在解放路小学,还不如说教学即解放儿童。教师即儿童研究者,没有这一点,任何生动活泼的活动都不能成功,达不到所需的目的。只有研究儿童才能创造自己。
在荆棘中前行,向着阳光奔跑;在困惑中创造,做最美的自己。在以后的教
(撰稿:缪依 拍摄:钟瑮珺 审核:蒋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