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5日,恰逢一年中的立夏节气,常州市小学语文低段工作室研讨活动在新北区春江中心小学“同心楼”一楼多功能大厅隆重举行。我校的蒋芙蓉老师执教了《鸟岛》一课。
为了此次活动的完美呈现,蒋晓燕主任带领着我们成立了研讨团队。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时代背景下课堂转型的特点与学生的学情,整节课给学生创设愿读、乐读、会读的阅读情境,通过多样化的阅读促进学生新知识的内化,引导学生在读中领略文字的精妙。蒋老师教学语言丰富,教学思路清晰,在读读说说识识中,带领小朋友们一起感受了青海湖西部《鸟岛》的热闹场景。根据课堂转型的特点,蒋老师重识字教学、阅读教学。联系古字学习“育”字、勾连生活实际理解“陆续”一词、联系旧知理解“闻名中外”等词语。教学“育、类”二字时,蒋老师通过口诀“看清大结构,关注主笔画”,培养学生的读帖与书写能力。纵观整堂课的设计,通过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课堂。丰富的活动把静止的、封闭的、模式化的教学转变为现实的、开放的、有个性化的教学,让学生真正学得有趣、学得轻松。
课后,新北区小语教研员薛辉老师结合学科特点、年段特点,对此堂课进行了点评。他认为这节课凸显了低段语文教学的特质,在情境中读课文,在语境中学生字,在生成资源的捕捉和把握上,体现出了自身良好的学科素养。接着,天宁区教师培训中心副主任金东旭老师也谈了自己听课后的想法。他认为,蒋老师在课堂上都能很好地处理好三种关系,即:阅读与识字的关系、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经历与经验的关系。课堂上,蒋老师以感性的方式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素养、丰富了学生对字词的理解、提升学生读帖与书写的能力。两位教研员的点评中肯、精炼,让在场的每一位听课者拓宽了观课视角,对低段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识。
活动最后,常州市小语教研员朱洁如老师做重要讲话。她首先高度赞赏了两位教研员敏锐的观课视角及丰厚的学科素养;其次向在座的老师们传达新教材即将投入使用的讯息。朱老师指出,虽然课文有一些调整,但理念是不会变的,低段语文教学,关键在于读、识、写,无论是读书还是识字,终极目标指向的还是积累。她殷切地希望,由局小教育教育集团许嫣娜副校长领衔的工作室的研究成果能辐射、能发扬光大,让更多老师从中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