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又到春光烂漫时节,解小教育集团秦宇杰老师的小古文草根研究团队展开了新学期第一次活动。
“柳树姑娘,辫子长长……”在悠扬的音乐声中,二(9)班的孩子们在印琴老师的带领下,在小古文的世界里学习《杨柳》。孩子们通过组词、查字典等多种方式理解关键字词的意思,在“王牌对王牌”、“字都去哪儿了”等欢乐的游戏中理解背诵小古文。印老师还将课堂延伸到课外,进行学科整合,让孩子们在生活中进一步观察柳树的生长过程,将学习的古文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在《春天在哪里》欢快的歌声中,董凝艺老师带着一(11)班的孩子们玩起了《风筝》。董老师整合了三篇与风筝有关的小古文。课堂上,从风筝的样子,到放风筝的方法,孩子们与风筝进行了亲密接触。孩子们现场为风筝系绳,两人合作放风筝,玩得不亦乐乎。玩是为了更好地学。孩子们在董老师的指导下,时空穿越,学着用小古文介绍风筝的样子,介绍放风筝的情形。
课后,老师们齐聚教学研究室,对两节课进行讨论与点评。小古文团队的老师们一致肯定了两节课的趣味性与扎实性,两位老师都带着孩子们在玩中学,学有所获,体现了“情趣小古文”的研究主题。团队领衔人秦宇杰老师也点评了这两节课。秦老师指出,这两节课都补充了大量图片、诗歌、古语等资料,让学生在学习小古文的同时,锻炼了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两位老师熟练地运用了小古文教学中表演、仿说、多种方式理解关键字词等常见手段,在课堂上设计的游戏更让大家耳目一新,体现了老师的用心。秦老师也希望在今后的小古文教学中,老师们能在设计上再大胆放开些,在读出古文的韵味上有新的突破。
愿小古文团队在不断尝试和探索中,收获一路芬芳。
撰稿、摄影:黄春艳 审核:秦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