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那么远,我们一直在寻找一盏灯,一盏明亮的教育之灯、课程之灯。3月9日下午,解小全课程团队齐聚香梅小会议室,分享交流“我”的课程故事。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于纯老师全程参与并作点评指导。
五位教师进行了课程故事演讲。大家事前都做了精心的准备,结合着ppt与其他教师分享共勉。缪依老师以中秋课程为契机,以“全心爱”“全新学”“全馨家”三个层次讲述与中秋课程相关联的生活片段,讲述班级孩子的独特故事和班级的活动趣事,旨在以阳光和雨露培育孩子们这一颗颗种子。董凝艺老师以“美好的一天从晨诵开启”为题,与大家分享了她走过的晨诵之路。每个早晨,“开启诗 + 复习诗 + 一首新诗”的形式反复上演,老师和孩子一起接受一场精神的洗礼。此外,董老师从“指导孩子的读、指导孩子的编”两方面为切入点与大家分享她对孩子新诗的指导。徐扬老师则与大家分享了期初课程时她与孩子的点点滴滴。绘本故事《抱抱》、手掌名片上的自画像、《我是小学生啦》结业证书等都是拉近她与孩子关系的桥梁,是她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起点。黄燕老师以“晨诵,与黎明共舞,丰盈生命底色”为主题,以“晨诵,开启黎明的仪式”“晨诵,唤醒生命的时刻”“晨诵,课程走过的旅途”三大板块讲述。她重点关注晨诵课程的主题,在每个主题下再以学生的日常生活、课本内容、学生创编诗歌、课外诗歌几大板块衔接,浸润童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黄汝皎老师聚焦于“瑶瑶”这个孩子一学期的成长变化,以她为中心点辐射出她们班别具一格的趣事和特色活动、特色课程,并提出在孩子的性格养成中老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于纯老师对五位老师的演讲作了评价。她指出五位老师都精心准备了演讲,构思上有条理性,穿插有哲理的话和真实的教学情境,可谓是“可感”和“贴肉”。同时,她也给出了建议。第一,演讲题目要“稳、准、狠”,要贯穿始终,要以故事结合观点的形式出现,缺一不可;第二,演讲ppt的信息量要集中,形式要多样,要善用图片和音乐来突出主体和亮点;第三,构思要慎重巧妙,打动自己的才能打动听众,课程故事要提炼育人价值。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教学和活动中,我们要利用实践机会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并结合相关理论,逐步提升自我的学科关键能力,力求点亮课程之灯。
(撰稿:缪依 拍摄:各位老师 审核:刘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