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下午,解小教育集团校迎来了本学期天宁区首次全课程教育研讨活动,区教育文体局陶建平副局长、教育科周莉科长、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于纯老师、全课程种子教师陆卫华、韦晶、胡玉华以及各校参与全课程项目的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首先是由钱偲偲和宋丽娜老师执教的长时段课《梦》。钱偲偲老师执教的晨诵,以“找梦”为契机,带领学生学习诗歌“梦”,孩子们或聆听,或观察,或想象,或创编。最后展示学生制作的新学期梦想卡片,把学生的生活编织其中。宋丽娜带着孩子们走进了《蒲公英》的梦想。她也以一首小诗导入,让学生先以语文的方式感知歌词中描绘的美景,然后加以音乐配乐,感受美。接着设计让蒲公英飞起来这一活动,让学生通过律动体验节拍韵律的美。最后学生一边唱一边挥舞表现歌曲之美。
随后两位执教老师谈了谈她们的教学设计以及对教学的反思。钱偲偲老师指出晨诵的目的是建立和孩子友好和谐的关系;培养诗意的语言,对孩子进行语感的培养;把孩子的生活编织,让每个孩子找到自信、快乐。宋丽娜老师认为全课程的音乐在与语文相融的同时,还是应该有自己的阵地,她通过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三大板块,让“美”留驻在孩子的心田,让“梦”尽情地飞扬。
接着刘亦、林晶、沈显丽老师进行实践汇报。刘亦以“晨起而诵,乐出新裁”为主题讲述了晨诵中的乐教,开发音乐资源融入晨诵,她还介绍了晨诵中的一些新的尝试,如让学生来主持晨诵,把央视的“子午书简”搬入晨诵,让每个孩子都来分享阅读故事,把学生的姓名编成谜语,让学生在了解谜语文化的同时,感受名字寄托了长辈的祝福。林晶老师讲述的是“晨起而诵,呵护生命”。她为一个先天耳道闭塞,耳廓畸形的孩子做了生命主题的晨诵,林老师在前期作了精心的准备,细心地捕捉了孩子在生活中的许多细节,加入故事、诗歌,编织在一起,组成了一道独特的心灵鸡汤。在孩子去北京做手术前,她策划了这个特别的晨诵,感动了所有的孩子。沈显丽老师分享了“读书,好好玩”,讲述了自己班的阅读之旅,孩子不仅沉醉于朗读,而且用绘画和书写来表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他们自由而灵动的,保持着自己的个性。
在北京学习的种子老师陆卫华、韦晶、胡玉华老师进述了点评,描述了在北京他们看到的晨诵,注重仪式,注重氛围,注重节律,注重与生活的编织,注重在诗歌中开启学生的想象。教师发展中心的于纯老师指出:全课程的教育实践一定是基于课标的实践探索。
最后,陶建平副局长作了发言,充分肯定了两位上课老师的素养,高度评价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孩子既有课堂的规则,同时孩子在课堂上也是自由的,自由地想、自由地说,孩子的身心是自由的,思想是的自由的。希望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积累案例,参与《当代教育家》的投稿。鼓励教师在全课程实践中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新的学期,新的梦想,全课程实践的队伍在不断壮大,携手走在路上,向着明亮那方向前进。
(撰文:刘亦 缪依 摄影:家长志愿者 审核: 刘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