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2017年解放路小学教育集团教职工消防运动会成绩公示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师生园地>>教育视野>>【解小书院】“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解小书院】“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发布时间:2015-04-0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杜明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 薛法根

 

  看一堂课,我们习惯于从“怎么教”的角度去看,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乃至教学风格,眼中所见的是教师的风采和学生的精彩。但是,这样的好课,往往好看不好学。我们不妨换个角度,从“教什么”的角度去看课,着眼于教学内容:教师先教什么,再教什么,后教什么。这样的课,在于教得对不对,不在于好不好,你看得明白,就能教得出来。就一堂课来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对语文课来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紧迫。

 

  在一般人看来,“教什么”似乎不是问题,而在语文教师看来,却是一个难题:语文课程中没有明确,语文教材中没有呈现,语文教参中也没有可以确定的教学内容。那么,教学内容究竟在哪里?就在一篇篇的课文里,唯有有心人才能看得见、看得准、看得透。

 

  课文所写的语言文字,白纸黑字,有眼人都看得见,但是不用心,那些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就会被视而不见。《水》这篇散文体小说中有一段文字,细致描写了一勺水滑过全身时的心理感受,其中“吸吮”和“润湿”两个词语读来不太顺口,习惯性地读成“吮吸”和“湿润”。粗一看,只是一个认读问题;细一看,“吸吮”与“吮吸”、“润湿”与“湿润”是两对词序颠倒的词语,是一个语序知识。语序颠倒,词语的含义就发生了细微的差异,其表现力就不同。如,“吸吮”重在“吸”,张开嘴急切地吸水;“吮吸”重在“吮”,聚拢嘴缓慢地吸水。文中用“吸吮”,把那种喝水后解渴的快感和舒服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不在语序颠倒处停留片刻,就错失了一道教学的风景,而这样隐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语文知识(教学内容),不是有心人是看不见的。

 

  不仅如此,课文中没有写的,有眼人也没看见的语言文字,就更值得用心去琢磨一番了。写出来的,你可以看到万般的好处;而没写出来的,你可以窥测作者的意图,还可以发现言语的秘密。再看《水》这篇课文,只写了两句话:村里人说的“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母亲锁上水窖时说的“你们真的饿坏了”。照理说,村里人去挑水时会有很多交谈,雨天洗澡时人们更会说个不停,母亲给我们淋水时绝不止说了一句话,但是课文为何省略了这么多话不写,偏偏只写了这样两句话?用心一品味、一揣摩,你就会从这两个普通却又不寻常的话语中,看到在如此恶劣的缺水环境中,村里人和母亲依然保有的那种幽默、那种乐观的生活态度。缺水的地方,唯独不缺的是“情”,所以虽然“苦”,但是却觉得“乐”!这,才是作家马朝虎要告诉我们的,并且可以引起每个读者共鸣与深思的地方。而更要看到的是,作家写作的匠心所在:话语选择与意图表现的一致性!这,才是隐藏在“写与不写”背后的写作秘诀、言语智慧。

 

  其实,课文中所写的、没写的,教师从中所能看到的教学内容,毕竟是有限的;课堂中,学生所带来的见闻、见识,远远超出了教材的局限,教师不用心去倾听、去思辨、去凝练,就看不到那些鲜活的、源自学生的教学内容。善教的教师正在于有自觉的课程意识,善于化用一切教学资源,把看不见的变得看得见,进而把看得见的变得学得进、记得住、用得出的教学内容。

 

  看课、评课、研课,需要用专业的眼光,用心看“教什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解放路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邮编:213003    电话总机:0519-88102061    总机传真:0519-8810206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解放路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