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贤真的是令人伤脑筋的孩子……
每天有好几个孩子跑过来和我说,“孝贤扎我”、“孝贤拿我的东西”、“他把我的东西扔了”……真是要命啊。每次让去书包里去拿本书,他不是从地毯上爬过去,就是从地毯上滚过去,亦或者趴在书包柜里翻半天,反正永远都是全班已经开始上课了,他还在磨叽着翻他的书包。
鞋子从来都是邋遢的不穿上(可能是方便随时拖鞋上地毯)……
上课从来不听讲,手里永远在拿着东西摆弄……
伤脑筋!我觉得对这个孩子束手无策。怎么办呢?今天,我对他的耐心几乎耗尽了,在我随时抬眼的那一瞬间,我总能看到他做一些,一看到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虽然努力在克制着自己,可是,明显我对他更多的是采用质问的口气。
我知道如果纵容自己,不纠正对孩子的不良态度,就会对这个孩子慢慢产生内心的一种暗示——他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反正我也没辙。常老师曾经说过,如果你看着这个孩子不好,那么你满眼里都会是他的缺点;如果你试着去寻找他身上的亮点,你就会发现,这个孩子也有自己的优势。
比如说,孝贤总是会很热情地帮助我打扫教室,帮助别人收一下毯子,虽然有的时候帮的是倒忙。但是,起码他是一个热情、爱劳动的孩子。
今天,我说谁的眼睛看到我了,孝贤把眼睛瞪得溜圆溜圆的,小背也绷得很直,很庆幸我看到了,及时表扬了他。
昨天下午放学,我们和他妈妈谈了很久。有问题的孩子很大的原因,是来自于家庭的。孝贤也不例外。孝贤犯错是,他的爸爸的策略就是打;妈妈说话对他而言基本没有用,就算说让他爸爸打他都没有意义。昨天下午,当着他妈妈的面,我们和他说话,他都能直接走掉,和我们说话时手里不停地动着的,似乎他控制不住自己。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当时就和他妈妈说,我们真的感觉自己没辙了。焦虑、迷茫、无力。
可是,昨晚刘老师说,他妈妈给她发了好几段孝贤在读生字大王的录音,听上去已经比较熟练了。更令我们惊讶的是,居然是爸爸陪他一起认读的!因为,下午临走的时候,他妈妈还对我们说了一句,“他爸爸就是一个混蛋”。今晚,他妈妈说,今晚的作业是爸爸帮助完成的。这么努力的家庭,这么努力的孩子,虽然他本身的注意力有问题,可是我们有什么理由厌弃他、放弃他呢?
村长今天在讲包班的意义时,一句话对我触动很大。包班的老师就像爸爸妈妈,他能够全面的了解每一个孩子不同面的特质,而不单是某一门学科的成绩。就像家长,会因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而焦急、生气,但没有一个家长会放弃自己的孩子。对于孝贤,我如何不能宽容一些呢?想到他下午书空时,很努力、却很慢,但是很认真在思考的样子,我为什么不能多理解他一些呢?
我与孝贤之间需要建立的是深厚的、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当他知道我爱他,他对我有强烈的尊重与信任的时候,我想,我不用刻意提醒他上课做好、认真听讲,他也会因为尊重我、爱我而集中于我的课堂的。
所以,对于孝贤,最最重要的还是用爱和耐心来建立我们之间的师生关系,用宽容和等待去理解这个特殊的孩子。
看到他的一点点变化,我就已经很欣慰了。我何必要求他一下子能够像别的听话的孩子那样呢?他现在就已经在改变了,不是吗?可是,我心里也有些担忧,他是不是真的能够在我们的努力下坚持有所改变呢?不知道他腻了这种表扬时,会不会又打回原形呢?我想,这样的思想准备也是要有的,见机行事,见招拆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