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提高预防特殊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增强安全避险意识,正确应对突发事件,妥善处置校园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少地震、火灾等意外事故对师生可能造成的危害,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通过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有计划、有组织、迅速地引导学生安全疏散,从而让师生掌握避险逃生的本领,提高全校师生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增强自护和自救意识。
二、领导小组
总 指 挥:潘晨阳
副总指挥:程洁、孙立勋
成 员:沈小芬、刘孜隽、郑政、张晓东、吴燕、杜明、蒋晓燕
工作小组:
广播(信号)组:郑政、孙辰刚
各层疏散负责人:一层杜明;二层刘孜隽;三层沈小芬;四层吴燕 ;五层蒋晓燕;综合楼:张晓东
医疗救护组:吴红 车辆救护:孙立勋
疏散计时:张震 摄影:薛科翼
三、演练的组织实施
(一)动员和预演练:
目的:1、通过晨会班会等动员与教育,让学生认识演练的目的和意义,熟悉复杂自然环境下应急避险的方法。
2、让学生熟悉应急疏散集中地点、途经的路线、疏散的先后顺序以及演练的安全要求。
3、通过班级或年级组预演,培养学生在灾难面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品德以及迅速安全避险的能力。
(二)全校应急疏散演练
时间:2014年9月29日9:00 (大课间)
地点:各班疏散至操场升旗仪式位置。
活动步骤:1、对学生进行应急疏散演练的动员与教育(晨会课)。
教育内容:(1)学生遇到突发事件要冷静,稳定学生情绪,有序地组织学生从教室前门、后门迅速撤离,疏散迅速而不乱。
(2)遇事不慌,头脑冷清,辨明情况,思考对策,听从指挥,有序疏散。大忌:恐慌混乱,相互推搡,践踏。
2、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3、应急疏散演练小结。
四、地震应急疏散安排与要求:
1、各疏散通道岗位负责人
B楼梯
|
C楼梯
|
||
一层楼梯口
|
沈小芬 张思远
|
一层楼梯口
|
刘孜隽 姜文豪
|
一、二层间平台
|
陈 鹂 严 丹
|
一、二层间平台
|
薛青青 李 雁
|
二、三层间平台
|
任 煜 戚 颖
|
二、三层间平台
|
张丽鸣 萧 敏
|
三、四层间平台
|
夏 林 李 航
|
三、四层间平台
|
李 晔 王小波
|
四、五层间平台
|
周 彦 李 娜
|
四、五层间平台
|
吴旭飞 巢凡莉
|
D楼梯
|
E楼梯
|
||
一层楼梯口
|
蒋晓燕 吴 红
|
一层楼梯口
|
张晓东
|
一、二层间平台
|
仇 宏 张 璐
|
一、二层间平台
|
吴美琴
|
二、三层间平台
|
牟佳敏 王雪薇
|
二、三层间平台
|
王 奕
|
三、四层间平台
|
戚丹霞 王亚燕
|
三、四层间平台
|
王 琳
|
四、五层间平台
|
史 超 蒋 健
|
四、五层间平台
|
张 铖
|
F楼梯
|
1、B、C、D楼梯为新教学楼生命通道,由孙立勋负责指挥。
2、E、F楼梯为综合楼生命通道,由张晓东负责指挥。
|
|
一层楼梯口
|
眭校长
|
|
一、二层间平台
|
郭惠兰
|
|
二、三层间平台
|
马 琳
|
|
三、四层间平台
|
郑多丽
|
|
四、五层间平台
|
居爱君
|
操场
一年级
|
张 震
|
二年级
|
秦新科
|
三年级
|
谢 鑫
|
四年级
|
孙辰刚
|
五年级
|
汤 炜
|
六年级
|
朱 波
|
2、各班疏散顺序:
教学楼二楼
一(4)(5)(6)班在当事教师的带领下经过道、B楼梯离开现场到升旗仪式集中位置。一(7)(8)(9)在当事教师的带领下经过道、C楼梯离开现场到升旗仪式集中位置。一(10)一(11)五(1)在当事教师的带领下经过道、D楼梯离开现场到升旗仪式集中位置。
教学楼三楼
二(5)(6)(7)班在当事教师的带领下经过道、B楼梯离开现场到升旗仪式集中位置。二(8)(9)(10)在当事教师的带领下经过道、C楼梯离开现场到升旗仪式集中位置。二(11)五(2)(3)在当事教师的带领下经过道、D楼梯离开现场到升旗仪式集中位置。
教学楼四楼
四(1)(2)(3)班在当事教师的带领下经过道、B楼梯离开现场到升旗仪式集中位置。四(4)(5)(6)在当事教师的带领下经过道、C楼梯离开现场到升旗仪式集中位置。四(7)五(4)(5)班在当事教师的带领下经过道、D楼梯离开现场到升旗仪式集中位置。
教学楼五楼
六(1)(2)(3)班在当事教师的带领下经过道、B楼梯离开现场到升旗仪式集中位置。六(4)(5)(6)在当事教师的带领下经过道、C楼梯离开现场到升旗仪式集中位置。六(7)五(6)(7)在当事教师的带领下经过道、D楼梯离开现场到升旗仪式集中位置。
综合楼
三(4)(6)(7)班在当事教师的带领下经过道、E楼梯离开现场到升旗仪式集中位置。三(5)(8)(9)班在当事教师的带领下经过道、F楼梯离开现场到升旗仪式集中位置。各楼层岗位负责人和其他教师就近疏散到操场集中。
体育馆
上课班级学生在当事教师的带领下经过道、B楼梯离开现场到升旗仪式集中位置。
3、应急疏散要求:
(1)听到疏散信号后,学生们在教师的指挥下迅速从教室的前后门有条不紊地向操场疏散,下楼梯靠右沿墙有序而不推挤,确保安全。
(2)学生由班主任老师指挥负责疏散,在撤离途中如遇拥挤摔倒,后面学生及老师应立即大声喊“停”。同时停止不动,等险情排除后,再招呼按顺序撤离。
(3)警报声响后,所有岗位责任人要及时赶到现场指定地点,组织疏散学生,以防出现混乱。
(4)应急疏散时先下层楼面后上层楼面;同一楼层,先楼梯口教室,后里面教室。撤离时教室的前后门要打开,同时撤离。
五、注意事项:
1、对有困难的学生,班主任将该生护送至操场的安全区域。
2、班主任要教育学生首先要冷静,稳定学生情绪,有序地组织学生从教室前门、后门迅速撤离。
3、所有成员、各教职工必须各就各位,如有学生摔倒,岗位责任教师要采取果断措施,避免发生伤害事故、踩踏事故。
4、疏散前各班先将班级的前后门打开,由离门较近的学生负责,保持通道畅通。学生离开教室要以中间划分,前后就近跑出班级的大门,边排队边撤离,但楼层与楼层、班级与班级之间必须严格按顺序和路线行进,不得互相拥挤,争先恐后,不得乱跑。由班主任在前面带队,其他班干部在中间护送,两路纵队安全撤离。学生从楼道疏散时一律靠右行走,要求保持严肃,严禁说话、嬉笑、打闹,严禁奔跑、抢先、推拉,做到有序疏散。学生单臂摆动,适当放低重心,但要防治跌倒。遇到前面队伍停止时,后面同学应立即停止,防止踩踏事故发生。
5、各楼层岗位安全负责人、其他老师在就近楼梯口旁边指挥学生撤离,杜绝拥挤、踩踏事故,离开前各楼层岗位负责人检查所负责楼层及教室是否有人,如无人则最后撤离现场。
6、如发生意外事故,立即报告总指挥,启动《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第一时间救护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