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2017年解放路小学教育集团教职工消防运动会成绩公示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师生园地>>教育视野>>站在学生身后的教师
站在学生身后的教师
美国课堂给我们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4-09-1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杜明

 

张丰
近年来,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十分活跃,大江南北涌现出各类典型。理论界与实践界对此有许多不同的声音,在对美国基础教育的考察中,我们发现了许多体现“让教于学”价值取向的课堂镜头。
案例1:美国课堂中的“学案”
在一节通过电影学习《德国史》的课堂上,放映着一部事先经过剪辑的纪录片。影片的主线是1945年“二战”结束至1994年“柏林墙”倒塌期间发生在德国或与德国相关的重要事件。授课教师和7名学生一边看电影,一边在纸上作记录,偶尔教师也会穿插一个问题或是一点解释,学生也会简单地讨论几句。
学生的桌上有4张记录纸,第一张纸让学生开放性地记录电影中的事件及主要信息;第二张纸让学生在一个时间轴上整理这些关键事件,并将美国、苏联、英国等国的对德主张与政策的发展也整理到这个时间表上,以梳理其中的逻辑与线索;第三张纸上印有若干政治家的演讲词,在每段演讲词后授课教师都是提出设问:这是谁的演讲,什么时候发表的,他为什么这样说,这一演讲的意义或标志是什么……这4张记录纸一下子让我明白了教师的意图。
这是我在美国发现的一例典型的“学案”。在这个案例中,我们没有听到授课教师的娓娓相授,也没有看到师生之间精彩跌宕的追问与对话,有的只是他们默默地观看、记录、整理和间或的讨论。老师课堂言语的占时可能连10%都未必有。而学生的学习是怎样发生的呢?老师又该怎样支持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呢?
其实,这位历史老师的备课重点主要放在两个方面,一是纪录片的剪辑,二是3张“学案”的设计。高明的老师往往能够通过核心知识与方法的简明的“学习设计”来促成本质意义的学习的发生也许,教师没有把具体的历史事件作为必需的学习目标,而是把在观看、记录、思考、整理的过程中所带给孩子的历史观与方法论的影响作为第一学习目标。这或许是我们课堂的局限,也是我们的“学案”编制与运用的“软肋”。
案例2:基础比技巧更重要
在一节《代数2》的复习课上,授课教师先在电子白板上呈现5个方程,让学生判断这5个方程所对应的图形的类型,然后选择两个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中绘出图形。有60%的学生能基本完成教师的要求。但大家的神情有些散漫,无关的谈笑也时而有之,教师的宽容真有点“境界”。同学间的讨论交流倒非常自觉,不过也有未掌握的孩子若无其事地坐着,授课教师在巡视中会与孩子作些交流。15分钟后,教师开始在电子白板上讲解第一小题,然后请几位学生到前面去讲解另外4个小题。
在得到学生的积极确认后,教师亮出本节课下半段的学习要点——解析抛物线的三个要素,即开口朝向、顶点坐标和对称轴。教师先在白板上简单地作知识梳理,而后又呈现两个方程,请学生变形,写出这两条抛物线的三要素。
整堂课,授课教师就呈现2个要点、7个小题。教师只要求学生掌握最基础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方法,便不再发起更多的智力挑战。
基础比技巧更重要。如果把太多技巧化为必须学习的内容,会让很多孩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学习和运用,是一个学科发展的最大立场。当然,我们还要让一部分有潜力的孩子能够自觉地深入数学。美国主要通过课程选择修习制度为学生的延伸学习提供机会,而不是提高统一的课程标准,强迫另一群孩子陪他们读书。
案例3:“创意写作”是如何形成的
印第安纳州学术高中的课程组织颇有特色。在春季学期都会提前两周完成学期测验,腾出半个月的时间组织集训式的“特别课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将学生全部打乱,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教师和课程,集中学习、研究一个方向或专题。这种“特殊课程”称为“五月项目”(May Term),每天的学习时间不完全相同,一般是3-5个小时,由教师自己把握。
在《创意写作》课的学习现场,一位气质极佳、年过半百的女教师主持这门课程。该课程没有教材,老师会在前一天提出要求,让学生做好素材与观点的准备。课上,一般先是学生的展示和讨论,然后组织一个半小时的“小组写作”。老师说,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英语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上课时,12位同学围坐一起,大家都能充分看到彼此的表情。
首先,每位同学展示自己事先收集整理好的五件事。当某位学生展示时,其他学生安静地倾听或作些记录,期间老师没有插话。
接着,每位成员介绍完五件事后,老师都会提出一个问题:“根据这五件事,猜猜该同学要表达什么观点?”此时整个小组活跃起来,大家纷纷发表看法。当猜到同学的本意时,他会很开心,甚至和同伴击掌庆祝;反之,便会流露出失望的表情。老师要求每位学生记录下其他同学基于五件事情所提出的观点,供自己参考。老师并不作正确与否的判断。而是由学生自己决定采用与否。
最后,老师让每位学生重新选择五件事,创作一个完整的故事或一首诗歌。
课堂上,老师没有传授给学生创意写作的具体技法,只看到在同学们热烈交流中的记录与思考。虽然这些思考并不严谨,也很难通过具体测验来考量。但这是一段真切的创作的过程,教师早已将她对创意写作的理解,蕴含在这次学习活动的策划与组织中。
这些朴素而真实的课堂,带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和思考,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今日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与实质。
1.教师的功夫在课前,课堂的主人是学生。
在上述三个课堂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教师对于学与教的关系的认识。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站在学生身后的教师。
在美国的课堂上,老师的话语不多。在与老师的对视中,我们没有看到老师有迫切的需要传递给同学们的东西。然而,在课堂的自然进展中,却发现孩子们可能面对的丰富的内容。这就是教育。
老师的功夫并不在课堂上,而是在课前的构思与准备,包括资源提供。老师坚持“让教于学”、“还教于学”,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去掌握方法。
孩子的学习并不是孩子得到了什么,而是孩子生成了什么,生成了多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拥有。
在《德国史》一课中,教师没有在课堂上指点江山,而是让学生自己记录和思考;在《创意写作》一课中,教师没有给学生教授创意写作的各种技法,而是让学生在写作经历中体会创意。教师在课堂上没有精彩的表现,但孩子们却在课堂上有真切的感受。但这并不代表美国老师可以漫不经心,在课前,他们为孩子做了充分的准备:剪辑的纪录片、看电影时的学案、创意写作的流程……老师是以自己丰厚的专业素养,去促成孩子有意义的学习。老师备课备什么?不是你在课堂上的精彩言辞,而是孩子需要的学习设计,那个切入本质学习的学习活动的设想。
2.教师的智慧在于对学生学习的预见、策划与组织。
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中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讲课,而是组织学习。衡量一堂课是否成功,并不看你讲得漂亮不漂亮,而要看你有没有组织起学生的有效学习。
在美国的课堂上,我们感受到这样一种精神。教师的专业功底常常体现在他对如何完成学习目标的必需的“台阶”的预设,这些不露痕迹的预设,会引导有意义学习的发生。譬如,像《德国史》一课中的第二张学案,在孩子们完成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的整理后,一个整体的历史分析悄然形成,这远比那些史实片断的记忆更有意义。又如,在“创意写作”中,让孩子们事先准备的五件事与一个观点,似乎并不经意,而组织孩子们交流、分析、比较、感悟,虽然没有确定性的学习内容,但留给孩子的却是深刻的策略与道理。
据了解,美国的高中教师通常每周授课有15-20节,每天给那些选修自己课程的学生上一节课,每天面对3-4批不同的孩子。如果在国内,如此繁重的教学工作量是无法想象的。每周20节课,我们的老师一定会上到嗓子“冒烟”。因为我们的老师总以“播放的手法”来上课,而美国的老师呢,他们一般不站在讲台上,而是站在学生的身后。我们一直以来对于教师主导作用的理解是狭隘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教师对学习活动的策划、组织与指挥,在于他对课程的整体把握。
3关注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的联系,让课堂充分体现课程的意义。
常有学者追溯“课程”的原义,有一种说法将“课程”解作“道路”,这是有道理的。课程不是“静态”的学习内容,而是“动态”的包含学习方式的学习进程,是学习活动的有机集合。
在美国,我们看过几十节课,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能让我们眼前一亮。但在前述的三个课堂案例中,我们却有别样的体会。这些课堂启示已不只是课堂,其中充盈着教师的课堂智慧。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学习目标的整体性。在现在的课堂中,其实都有两个层次的目标,一是内容目标,二是超越内容的方法或思维的目标。哪一个目标是课堂的重点目标?怎样兼顾两个层次的目标?怎样让一堂课更好地为整个课程服务?这应该是教师思考的问题,但这又恰恰是大家容易忽略的视角。
二是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的紧密结合。我们思考,这些课堂的价值并不在于它能马上解决什么,而是它促成了学生的哪些学习经历。应该是学习内容“附着”在学习方式上,还是学习方式为学习内容服务?从某一时段看,内容似乎是重要的,但从学生长远发展看,学习方式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为什么我们的教师难易摆脱传统的“以讲代教,以听代学”的课堂,为什么我们的教师难以从“片段式教学”走向“整体性教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落后的评价让先进的课堂难以实施。
4“方法立意”的课堂期待“方法立意”的评价。
在听前面提到的那节数学课时,我一直在问自己:数学课最后要留给孩子什么?我们可能留给每一位孩子的是什么?回想我们的课堂,教师总有教不完的东西,学生总有做不完的习题。因为我们求全,过于关注事实知识的记忆,过于讲究特殊情境的技巧。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对于事实知识,只要孩子知道从哪里获得,就未必需要记忆:对于特殊的技巧,没有必要面对全体学生。美国的课程更为突出核心概念与基础知识,更为重视学生的方法思维与探索经历。这就是“方法立意”。
当然,并不是我们的教师“无知”。今天,这种“知识立意”的教学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寒”。我们的考试测验,特别是对于短期测验结果的过度重视,确实需要深刻反思。我们常常混淆了过程性评价与选拔性评价,让孩子学习的时时刻刻都被选拔性评价的“紧箍咒”束缚着,而且在命题技术上,从“知识立意”到“方法立意”、“能力立意”的跨越,还缺少实质性的研究与突破。如果我们对于这样的经验式命题的结果还要过度应用的话,短期功利的影响的放大,将会导致教育教学行为的异化。这是今天的课程改革所要克服的关键困难。
(摘自《人民教育》2013年第6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解放路小学教育集团    苏ICP备05086717号-1
邮编:213003    电话总机:0519-88102061    总机传真:0519-8810206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解放路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