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2017年解放路小学教育集团教职工消防运动会成绩公示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师生园地>>教育视野>>用课程改变学校
用课程改变学校
发布时间:2014-09-1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杜明

 

(在北京市教委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
全文刊发于20140128日《光明日报》第14 版)
李振村
 

我们面临的挑战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和大兴教委多达两个亿的投入,各级政府、北京十一学校历时两年的共同努力,让我们亦庄实验小学拥有了完善的基础设施,雄厚的师资力量。面对这么优越的办学条件,我们不断被人们追问: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它的服务对象是谁?要花多少钱才能进入?
    每次我们都是非常自豪地回答:我们学校是北京市城乡建设一体化重点工程之一,是一所不选择生源的纯公办学校!我们的服务对象,就是学校周边回迁户的家庭,我们对学生全部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我们的目标,就是打造一所不选择生源的、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在不选择生源的情况下打造优质学校,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极富教育意义且充满挑战。
从课程的改变入手,推动城乡教育深层次的一体化
    家庭背景和生源的差异越大,教育的力量和价值就越能凸现出来。
    教育的核心力量是什么呢?毫无疑问是课程。
    只有课程变了,教师才能变,学生才能变,学校才能变。北京十一学校的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五年的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根据城乡一体化的总体部署,重点对接十一学校的课程理念和课程文化,来推动这所学校与十一学校的一体化发展。
    审视当先的课程改革,我们会发现,虽然课改推行了十多年,但是我们的小学生学习压力依然很大,学习生活依然很苦,作业负担依然沉重。我们认为,这跟当下的课改没有触及课程结构,而只是在简单地做加法有关,结果就是在原有课程基础上不断往上叠加,导致越改学生负担越重,越改教师压力越大。只有事物的结构变了,事物的性质才能变。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实施深度的课程改革,真正改变小学教育的生态,让孩子学得更安全、更自由、更快乐,最终,让我们的孩子,能够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广阔的智力背景,有活跃的思维状态。
    基于这样的想法,我们提出和规划了全课程教育实验。所谓全课程教育实验,就是在遵循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培养全人(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打通学科壁垒、实施综合性学习、覆盖学校全面生活的综合性课程改革。
    我们的实验有这样几个核心点——
    第一,我们调整了学段,开设了始业课程和毕业课程。
    我们把小学六年,划分为三大学段,一年级刚入学的半年为始业学段,六年级的最后半年为毕业学段,中间为常规学段。
    在始业学段,我们开设了始业课程。(始业,是民国时期的一个概念,开始学业的意思,跟毕业相对应。)
传统学校,小学生一入学,立刻就进入拼音的学习,拼音枯燥抽象,对于以形象思维见长的六岁儿童而言,是一个巨大挑战,结果,这样的拼音学习持续数月后,就导致儿童普遍的恐惧、紧张、对学习的厌倦。我们把第一个学期作为始业学段,开发了幼小衔接、让幼儿柔性软着陆始业课
    在我们的始业课上,拼音的学习被后推两个月,学科的概念被淡化了——因为对于刚入学的孩子而言,语文、数学、英语、美术等这些学科概念是无法理解的。始业课程的学习内容变了,学习方式变了,不再是枯燥的拼音学习、机械的生字抄写,不再是被动地听老师讲解、被动接受各种训练,我们每月一个大主题,每周一个小主题,围绕主题,孩子们唱儿歌、读绘本、玩游戏、演戏剧、学舞蹈、学唱歌……孩子们每天都非常快乐。老师们不再是单纯教学科知识,而是陪着孩子度过一天又一天愉快的生活,在师生共度的生活中,知识的学习潜移默化,浸润其中。
    这样一种主题化的、活动化的学习方式,从内涵到外延都极大地拓展了孩子的学习视野。我们的始业课,半年时间,学生阅读绘本70本,诵读儿歌50首,学唱歌曲26首,排练绘本剧8个,学习古诗18首,识字510个,每个孩子完成了30篇左右的写绘故事。另外,孩子参与的学科游戏几乎每天都有,数量非常大,我们没有做统计。如此丰富的学习内容,远远超出了现行教材的知识容量,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比较广阔的视野。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学习容量是比较大的,是高于现行教材体系的。但孩子们并没有感受到压力和负担,为什么?因为,全课程背景下的学习,是以各种趣味活动、游戏、戏剧等方式进行,孩子们丝毫没有感受到压力和负担,他们活泼开朗,很快乐,很投入,那么喜欢老师,喜欢学校,喜欢学习。
    在常规学段,我们增加了新的课程元素。
    比如,我们借鉴美国和我国台湾、香港等地小学的戏剧课程理念和模式,每周开设了两节戏剧课程。戏剧课程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单纯的学习戏剧表演,而是让孩子通过戏剧游戏、儿童剧表演,实现三个目标:
    第一,让孩子学会通过自己的身体感受这个世界,通过身体表达自我,让偏于内向和拘谨的中国孩子,通过戏剧,能够打开自己,展示自己,培养自信和落落大方的气质。
    第二,让孩子们在戏剧游戏和表演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理解,学会专注,学会调控自我。
    第三,戏剧关联到音乐、舞蹈、美术等学科,这是非常典型的综合型课程,我们借此提升学生综合的艺术素养,给学生以全面的艺术熏陶。
    在常规学段,我们还开设了电影课程,每两周播放一部适合孩子观看的经典大片,争取在六年里让孩子能够欣赏120部经典影片。
    在常规学段,我们还引入了国际文凭课程IB的小学项目——六大主题跨学科探究性学习(简称PYP),开发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微课程,这些微课程由教师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立足于课堂,立足于实际问题的解决,独立开发,重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现在,富有特色的微课程,已经成了我校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推手。
    毕业学段,我们将着手开发系列毕业课程,这些课程的目标是:对即将或者已经进入青春期发育的六年级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对小学阶段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对接初中,让孩子为升入高一年级做好心理、知识、习惯、方法等各方面准备。
    第二,全课程教育实验,倒逼我们实行新的班级管理模式。
    全课程教育实验要求班级管理模式必须发生变革。
    我们借鉴国外先进的班级管理模式,在一二年级推行包班制:两位老师负责一个班级的全面生活,除了英语之外,负责执教所有的学科。他们几乎全天都在自己的教室里,陪伴着孩子生活和学习。
    包班,让老师从单一的学科老师,成长为素质全面的全科老师;让传统的学科老师从只关注学科学习,转变到全面关注孩子的成长上;让老师有了足够的时空跟孩子相处,能够建立更加亲密的师生关系,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安全、温暖、家一样的环境里。
    第三,全课程教育实验,倒逼我们必须不断改变学生观、教育观
    学校是因为学生而存在的,学校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成长而展开。因此,我们学校从开办的第一天起,就把学生第一的理念深深镌刻到每位教师的心里,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细节当中去。
    比如,因为是一所新建学校,在资源配置尚不能完全到位的情况下,我们把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放在首位。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没有豪华的会议室(像今天这么重要的一个新闻发布会,我们只好请大家坐在教室里,坐在孩子们的小板凳上来工作),我们没有豪华的贵宾室,没有豪华的校长办公室,没有豪华的装点面子的装修,我们把有限的资金都投入的教室里来,建设富有特色的家一样温暖的教室,来满足全课程教育实验的需要。
    一会儿大家会看到,我们的教室,120平方米的面积,是标准教室的两倍,铺设了地毯,摆上了沙发。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为了方便学生学习,我们把各种资源放到学生触手可及的地方,于是,电脑和网络进了教室,简单的科学实验器材进了教室,图书进了教室,乐高玩具进了教室,绿色植物进了教室。
    这样的教室,一方面成为非常方便学生学习的资源库、实验室,同时,它还成为一个生活空间,安全、舒服、温暖,是孩子们快乐生活的地方。教室发挥了综合性的功能。我们的孩子,对自己的教室都喜欢的不得了,有时候到了放学时间,还在教室里磨磨蹭蹭不愿离开;我们的家长,看到这样的教室无不惊叹不已,感动不已,他们说,做梦都想不到自己的孩子能在这样的教室里学习!
    现在,我们已经明确了这样的理念:凡是跟学校面子相关的东西,一律简化或者省略,而凡是孩子们成长需要的东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努力追求最好。
    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把学校唯一的小型会场,改建了一流的儿童剧场,让孩子们能够在这个剧场表演戏剧、唱歌跳舞、观看电影;我们还根据课程的需要,建设了还国内小学比较少见的专用戏剧课程教室,我们的室内体育馆也是一流标准。
    孩子的喜欢,课程的需要,是我们这所新学校建设的最重要的原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玩沙子,于是我们把一条一百米长、六米宽的校内马路,深挖一米,填满几百吨从海边运来的沙子,形成了一个沙的王国。据我们了解,这是国内小学最长的儿童沙道。沙道开放那天,孩子们蜂拥而至,玩的不亦乐乎。现在,围绕这条沙道,我们正在开发系列的沙道课程,比如沙雕、沙画、沙道体育比赛……
    孩子都喜欢涂鸦,涂鸦是儿童释放天性的重要手段。但是,学校通常都是禁止学生涂鸦的。为了满足孩子的这一天性,同时养成不随便乱涂乱画的习惯,我们规划了儿童百米涂鸦长廊。在这条散发着艺术气息的宽阔的涂鸦长廊上,儿童可以尽情释放和挥洒自己的艺术才华。这条长廊将在2014年上半年建成。
那么,上述改变,对于我们的孩子,意味着什么呢?
    这里举一个小例子。
    我们的戏剧教室,孩子上戏剧课程的时候,需要脱掉鞋子,穿着袜子上课。一开始,每到上戏剧科,整个走廊里都弥漫着浓重的脚臭味道,两位年轻的老师一节戏剧课下来,被熏得头昏脑花。为什么?因为我们很多孩子,根本就没有每天洗脚的习惯。我们就启动了21天净足行动,引导孩子每天洗脚,每天换袜子,同时让孩子监督自己的爸爸妈妈每天洗脚。21天后,味道已经很小了。这算是一个有趣的小例子。
    因为课程的变化,而给家长和孩子带来的改变还有很多。比如,我们的很多家长,过去家里没有电脑,现在主动给孩子买上电脑;过去家里一本书没有,现在开始节衣缩食给孩子买书,并且和孩子一起阅读。我想,一个开始阅读的家庭,也就意味着对文化、对现代文明的接纳和融入。
    最后我想表达的是:真正的城乡一体化,绝对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一体化,不仅仅是办学条件的一体化,最根本的一体化是教育理念的一体化,是课程的一体化,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体化!在这里,我还要重复一开始讲的那句话:一所学校,只有课程变了,教师才能变,学生才能变,家长才能变,学校才能变。
    对于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实验小学而言,要实现建设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这样一个美好的目标,我们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还有很多的问题,我们还有漫长的旅程,我们刚刚蹒跚地迈出第一步。
    但是,我们牢记一点: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我们将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解放路小学教育集团    苏ICP备05086717号-1
邮编:213003    电话总机:0519-88102061    总机传真:0519-8810206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解放路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