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在这令人神清气爽的午后,解小E学习小组的成员们齐聚一堂,对舒翊颖老师上周五执教的E学习展示课意犹未尽地展开探讨。
薛科翼老师指出,舒老师在E教学中,淡化技术,凸显语文味,E技术充分为语文服务,主次关系非常明确。在她的课堂教学中,小组讨论并上传提纲的环节是一个夺目的亮点,充分利用了E学习的优势。刘孜隽副校长建议将阅读感兴趣的资料这一环节放到课前,甚至这些资料可以由学生来上传分享,老师不代劳,只需做好筛选整理工作。提纲上传后,小组阅读讨论,并评选出最喜欢的提纲。让课堂始终成为学生交流表达的平台,始终与他们的兴趣紧密联系。
潘校长赞赏舒翊颖老师极具探索力、研究力和改变力。她从零起步,不畏艰难,谦虚求教,成功地初尝E学习胜果。同时,潘校长也对她所带的四(1)班学生致以肯定和欣赏。在舒老师的栽培下,这些孩子极富学习力。学校也将为孩子们配备十足马达,助其展翅腾飞。再加上我校信息中心极高的支持力、服务力、保障力,这多方力量融汇在一起,让在座的每一位领导和老师都对解小E学习的未来满怀信心与憧憬。潘校长还指出,E学习只是一种服务于课堂转型的手段,助推小组学习、质疑问难、教师精点,在教学中体现选择性与个别化。语文课终究要姓语,技术味课退后一些,千万不可本末倒置。她希望,现有教学平台的功能能更为丰富,实现“写、说、拍、画”等一体化,趣味性更浓,E学习尽快从语文学科这片试验田延伸至其它各个学科。终其一切,都当建立在解小教师理念的转变之上——一切源于学生的需要,创设自由的课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一直以来,我校信息中心张晓东主任全力支持E课堂的开发与实践,他对解小E学习的未来设立了以下几点“新”目标:1.研发中的新平台适用所有终端设备;2.E课堂开拓“课前——课中——课后”新思路;3.班网终端化成为新做法;4.新发展:每个学科都可以开设E课堂。
尽管在前行的道路上会遇到种种困难,但我们无所畏惧,志在必得。我们将奋勇扬帆在E学习的海洋中,搏击海浪,撷取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