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间四月天。在这美好的四月,以秦宇杰老师领衔的“情趣小古文教学的策略研究”草根研究团队活动,于4月10日上午顺利展开。活动还特邀了团队的“私人”专家——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王勤老师作指导。
二(6)班的教室里,沈阳老师带着孩子们走进小古文《道边李苦》,认识了会观察、爱动脑的竹林七贤之一王戎。课堂上,精彩的视频故事、有趣的漫画插图、活泼的诵读方式、多样的评价语言,让孩子们走进小古文,在玩中学,在读中悟。孩子们熟读成诵,仿写成文,让大家看到小古文已深深地走进了孩子们的心中。
走进四(1)班,感受到的是古文的气势与魅力。在沈显丽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走进三国,踊跃闯关,结识英雄好汉,解码关公。通过识英雄、忆传奇和品经典三大板块,孩子们品词析句、各抒己见、感情朗读,深深地感受到古文的语言魅力,发出了“要看就看《三国》原版”的感叹!
课后,小古文团队的草根研究者们齐聚教学研究室,在秦宇杰老师的主持下针对两节课进行了讨论与思考。团队成员们一致肯定了两节课的情趣性,并根据年段特点及教材内容提出了建议。教研员王勤老师也以这两节课为契机,对我校的小古文研究团队提出了指导性意见。王老师首先肯定了我校探究小古文的勇气与价值,也肯定了两节优秀的课堂教学。王老师认为这两节课充满了幸福感。一是从学生十分投入的精神状态上看出的,二是从老师的眼神、动作、表情、反思中感受到的,三是从学科角度来看的。王老师指出,小古文的课堂教学是渗透文言教学的语文课,重在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小古文教学应突出“趣”,落实“读”,读在其中,乐在其中。沈阳老师的课上,不同形式的读很有层次,阅读越有味道;沈显丽老师的课上,以诵读把学生带入情境,读出文言文的味道。因此,王老师认为这两节课都是精彩的课,同时也分别对两节课提出了一些建议,建议沈阳老师的小古文课堂可以更开放些,提高仿写的思维含量;建议沈显丽老师的课堂根据教材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让教学更高效。最后,王老师以小古文课为契机,分享了对此次活动的启发,呼吁团队成员们坚守选择小古文的道路,多了解目前小语界中对小古文研究有效果的人物。
小古文研究是一种创新,需要更多的勇气与实践。愿草根研究团队在专家的引领下在小古文道路上潜心研究,让孩子们爱上小古文,收获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