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年伊始,浓浓的年味还没有散去,凌冽的寒风依旧在呼啸,全课程的老师们却已然振作起精神,开始了全新的行程!2014年2月12日下午十二点半,天宁区所有参与全课程实验的兄弟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齐聚解小演播厅,与从北京亦庄实验小学远道而来的李振村校长、常丽华老师和杨玉翠老师进行了一次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天宁区教育文体局局局长任洁,副局长陶建平,教育科、办公室、人事科的相关领导以及区教师发展中心的专家老师们全程参与了本次研讨活动。
教育之博雅:让人成为“人”
全课程的不断前行除了需要理想和智慧,更需要专家的高位引领。《当代教育家》杂志总编辑、北京亦庄实验小学校长李振村先生首先从十八大说开去,提出了三个追问,从而引出了“博雅教育”的概念。博学和高雅是它的精髓,人类从来不是分学科生存的,关联到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全部都是综合的,全息的,因此博雅教育就是通过综合性学习,发展丰富的健康的人性,提高综合素养。在此基础上,李校长回答了之前的三个追问,我们的教育,是为了把人培养成“人”,而不是培养成工具,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西方学校实施跨学科课程,而我们中国,则开始了全课程的探索。
李校长用最真诚的的话语诠释了他眼中的全课程,这项“全人”教育,是一种改变了课程结构,极大拓展了学习内容的全新学习,更是一种变革了学习方法的跨学科学习。他也说到,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有困惑,有疑虑,但是,我们这个民族是否还有希望,取决于我们今天是否能够行动,哪怕我们今天迈出一小步,对于未来都可能是历史性的跨越!李校长一番感人肺腑的话语引起了全场老师的共鸣,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春天在哪里:“全”心解读童心
李振村校长的发言震撼人心又充满风趣,接下来常丽华和杨玉翠两位老师对于一年级下册的教材解读则显得娓娓动人,情真意切。常老师首先播放了上学期结束时小蚂蚁班的庆典活动,一张张照片,一份份精彩,四十分钟的叙事,浓缩的是整整一学期的美好故事和回忆,这是庆典,也是结束仪式,它在告诉所有人,这是我们的生活。常老师班里最大的生命奖是颁给每一个有梦的孩子的,因为她知道,故事是伟大的,它在塑造孩子的精神生命,所以,她在这些天真的生命开始书写人生的时刻,送给他们一些故事,一些和故事有关的词语,直到这些故事、这些词语能照亮他们的生命!这段发自内心的话打动了在场每个人的心。正如常老师说的,为什么她敢于放下以前的一切投身到全课程这项全新的实验中来,因为她坚信,全课程能让每一个生命都在安全与自由中舒展,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这份执着与坚定,让我们钦佩!
接下来的时间里常丽华老师和杨玉翠老师分别就下学期教材中的语文板块和数学板块按主题进行了详细解读,让老师们能够对下学期的学习内容和整体框架有初步的认识。杨玉翠老师依然是那样质朴,说话方式依然是那么独特,在不知不觉中,让会场气氛活跃起来,变得暖暖的。和常丽华老师不同,杨老师主要以单元编排特点为抓手,以例题为媒介阐述了她对全课程中的数学板块的教学的点滴感悟。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四个小时的研讨活动很快接近尾声了,在活动的最后,陶建平副局长代表天宁区教育文体局进行了简短的总结发言,他很感激从北京远道而来的李振存校长一行,为我们天宁的全课程实验注入了更大的活力和生机,也感谢所有实验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对这次研讨活动的大力支持,虽然这次时间有限,但是我们有北京亦庄实验小学和天宁区教育文体局这两个强大的后盾,希望今后能够加强和北京的联系和交流,这样,我们天宁的全课程探索 一定会走在阳光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