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2日,天宁区小学美术学科同题异构教研活动在常州市解放路小学教育集团举行。天宁区教研员蒋春燕老师、区濮晓华工作室领衔人濮晓华老师、青岛的李老师、赵老师、综合组张晓东和张震老师以及天宁区全体美术老师参加了这次活动。我校的余丹老师和二实小的张灿老师向大家展示了2节精彩的同题异构课《亲昵》。
两位老师立足相同的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思路,呈现出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赋予静态教材以生命活力的一种教学形式。
余丹老师从学生喜爱的绘本故事导入,引出亲昵的话题,并提炼出本课的教学重点。“泥条游戏”的环节充分让学生动手、动脑,展现了我校学生“善思敏行”的学生品质和“合作分享”的精神。余老师还捕捉到学生的一些亲昵瞬间,对比学生生气与和好时的照片,唤醒学生内心的爱,课堂上学生欢声笑语,用心体会着属于自己的亲昵。
张灿老师以视频导入,引出“亲昵”这一主题。通过欣赏图片,让学生感受亲昵,通过表演,让学生表达亲昵。大量的亲昵图片的赏析,把学生带进了爱的世界。
课后,蒋老师组织全体听课老师进行了评课。首先,余丹老师和张灿老师进行了教后反思。其次,参与听课的老师充分肯定两位年轻教师的课堂用语到位,体态语言生动活泼,教学流程清晰,呈现形式多样化,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还进行了有效的拓展与延伸。在表扬和肯定的同时,各位评课老师也提供了不少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濮晓华老师也结合本次同题异构活动,分享了她在全国十城市小学水墨画教学研讨会时获得的教育智慧。山东的李老师提出了宝贵意见,建议年轻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作品欣赏时可以有一定的审美高度。
最后,区教研员蒋春燕老师进行总结性发言,她首先肯定了这次活动的成功,并感谢两位上课老师的精心准备和辛勤付出。蒋老师表示,美术重在凸显视觉性,要体现学科特征,并重视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同时也感谢各位评课老师提出建设性意见。
通过这次同题异构活动,相信两位年轻教师能够在教学方面得到锻炼和进步,专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撰稿、摄影: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