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已是深秋,气温骤降,寒风乍起却不减老师们的研讨热情。10月16日上午8点整,来自天宁区丽二、丽三、雕庄、清凉、浦前的音乐老师齐聚解放路教育集团本部综合楼三楼舞蹈室,和解小音乐组的老师们进行了一次联校教研活动,我校音乐组三位年轻教师张铖、居爱君、宋丽娜进行了课堂展示,参加活动的还有我校综合组全体教师,本次活动也同时邀请了音乐特级教师金燕南老师和蒋忱老师全程参与。
第一节课是由张铖老师执教的《马勒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是一节二声部合唱课,要在一节课有限的40分钟内唱好一首二声部作品,对于小学生而言是很有难度的,但是张老师最终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基本唱出了二声部的效果。本课设计思路较为传统,过程循序渐进,没有花俏的热闹场面,但是张老师却很巧妙的运用了学生们熟知的《两只老虎》这样一首耳熟能详的儿歌导入,加之科尔文手势让学生充满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始终强调学生的坐姿,声音的状态,让学生最终能唱出优美统一的音色。
第二节课《小鞋匠》是由居爱君老师执教的一节二年级教唱课,居老师优美动听的歌声打动了在场的老师和学生。居老师在课上运用了新颖的教学方式和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居老师还别具匠心的开展了小型“打击乐演奏会”,学生参与性很高。居老师从导入开始就关注到孩子学习的有效性,将所有环节紧紧相扣,层层递进,让学生体验小鞋匠的角色感受劳动的魅力。执教的过程中居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和教学方式展开引领,学生们在她的启发下快乐的学唱。
第三节课是宋丽娜老师带来的一节特别的“音乐课”,宋老师能很好地把握全课程的训练尺度,通过种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寓教于乐,让绘本成为深入理解音乐内容的阶梯,使学生在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中更深入的理解音乐语言及其内涵,但是对于这节全课程有的老师会从教学目标中找出矛盾点,产生疑问,但是宋老师以极高的热情上演着孩子们喜爱的“音乐会”让我们很是感动!
听课结束后,三位年轻教师的师傅殷小平老师做了听后点评,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并提出合唱教学中的几点想法和在座老师进行商讨。雕庄的林燕老师和北环的闵丽老师针对三位老师的课进行了详尽的点评,让在座的音乐教室颇受启发。金燕南老师最后做了有效的发言和总结,提出低年级要尝试首调模唱,应该在低年段就迅速对唱名有熟悉的程度,建立稳定的恒拍感,即节奏感,背唱有价值的小乐句等。中高年级在合唱教中以轮唱为抓手,让学生学会适应另一个声部的存在,学会低声部同音变化的训练方法等。
本次活动的开展,与其说是一种展示,不如说是一种交流。很多与会老师结束后感慨地说:本以为是听课,没想到比听课更实用。也有老师表示:这次联校教研格外贴近实际教学,整个活动一点都“不虚”,都是实实在在的经验总结,因此大家都特别认真地参与其中。接下来,我们也将围绕我们组内的研究方向,确定课题内容,真正做到让老师们投入到音乐教学的研究中。
联校教研组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一个平台,更是教师展示教学理念、交流教学经验的互动平台。通过这次活动,使老师们对音乐联校教研组的开展方向及合唱教学深层研究,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为课题下一阶段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