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孩子们又大多是独生子女,ipad等新型电子产品成为了孩子们童年中最主要的游戏方式,相对的,传统游戏离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渐渐消失的传统游戏带来的乐趣是任何一种现代游戏产品所不能替代的。为了让孩子拥有更美丽的童年,成为更全面的人,从上周开始,全课程迎来了“我们一起做游戏”,传统游戏单元,学校里,让孩子走近传统游戏,回家后,让全课程成为一座连接家校的桥梁。
三五好友兜兜转:编花篮
“编,编,编花篮…”这段时间,每到下课的时候,孩子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勾起小脚,拍着小手玩起了编花篮的游戏。这是新学的儿歌,这么快就会背了,看来光动嘴巴不如全身都动起来。好多小朋友回去跟爸爸妈妈说:“今天在玩编花篮的时候我和XX变成了好朋友了呢。”这首儿歌拉近了孩子们的距离。
一(3)班的张育宁还和妈妈一起亲手用纸编了一个花篮送给老师,简简单单一首儿歌,欢欢喜喜一场游戏,贯穿了孩子们一天的课间生活,在此过程中,学生和家长一起建立了友情,体验了亲情,这就是全课程所期待的“全面覆盖学生学习生活”。
你来我去练韧带:拉大锯
儿歌拉大锯的学习不仅让孩子们初识传统文化,易懂的语言,朗朗上口,一句一情境,形象理解,更和舞蹈基本训练中的韧带训练结合在一起,让孩子在游戏的同时进行身体柔韧性的锻炼。在全课程中,有了情境就要演一演的,这不,教室里的小坐垫上,很多好朋友都拉起小手模仿拉大锯的样子,你来我往,切身体验,感悟更多!
蹦蹦跳跳花样多:皮筋歌
这首随着跳皮筋游戏产生的儿歌符合儿童思维特点,整首儿歌很押韵,还加入音乐元素,明快的节奏让孩子们记忆起来更加简单有趣。孩子们回家后都兴致盎然地拉着爸妈边跳边唱。
家长朋友们都说:“物质条件好了,孩子啥也不缺,可那些真正好玩的传统游戏却消失了,学校里这样的活动真好,让我们也有了回忆过去的感觉。那天我和孩子一起跳皮筋的时候,宝贝看到自己爸妈也会,他可高兴啦!”全课程,让两代人的童年终于有了重叠。
格子四方跳又唱:跳房子
“小棒棒,细又长,黄土地上画房房。”想要跳房子,必须先来画个房子。格子画的太小跳起来可没有难度,格子越大难度越大。孩子们一边讨论一边调整,还自己设计了多样化的游戏规则。小家伙们忽往左忽往右,边跳还边喊着:“这不是数学课才教过的方位嘛!”在游戏的过程中,儿歌记熟了,在游戏的过程中,生字记住了,在游戏的过程中,知识学会了,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得到了锻炼和成长。
这就是我们的全课程,这就是我们的全教育,祝愿每一位孩子在全课程的阳光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