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夏季的晴日暖风吹来了金黄麦浪,吹来了百花烂漫,也吹开了香梅校区第14周语文组教研活动的序幕。5月27日上午,解放路小学教育集团的全体语文老师齐聚香梅校区,观摩了董凝艺和黄春艳两位朝气蓬勃的青年语文教师带来的小古文课,本次教研活动还有幸邀请了市教研员林纪华老师莅临指导。
夏季正是水果成熟的季节,因此董凝艺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堂和水果有关的小古文《道边李苦》,从介绍文中的主人公王戎入手,寥寥数语,小小故事,“竹林七贤”之一王戎小时候善于观察,积极思考的形象就在大家面前立体了起来。“你能用小古文来说说诸小儿曾经玩了些什么吗?”“我们校园中的枇杷也熟了,你能仿照课文,也写一篇小古文<园中枇杷>吗?”在课堂上,董老师时刻紧扣小古文这个主题,将识字、释词的过程贯穿其中,让孩子们学得开心,在学中探索。
不倒翁是孩子们喜爱的玩具,黄春艳老师紧抓住孩子乐于在玩中学的心理,用“说哪不指哪”的游戏轻松导入,并用先出示部分古文,随后才揭题的形式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黄老师更是从“读古文,背古文,仿写古文,自编古文”这四大板块逐层递进,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获得知识。
课后,老师们也就小古文的教学进行了热烈而有序的探讨,柴曙英老师首先就二年级小古文教学的这一举措表示了支持和鼓励,柴老师觉得,如果我们能这样坚持下去,让孩子在小学六年中不间断地接触了解古文,对他们将来的语文特别是古文学习能力培养和语文素养的培养意义非凡。随后,林老师以两位老师的课为载体, 就小古文教学作了高屋建瓴的发言:首先,他认为在小古文的学习上,我们可以适当加快步伐,通过一年的积累学生已经有了一定阅读基础,因此一些简单的文章可以略讲,而将重点更多地放在一些有深度难度的文章上,其次,小古文并不需要每一位学生都能背诵,因为这并不像语文书这样具有强制性,而是作为一种课外阅读教学的辅助手段,主要作用在于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在发言的最后,林老师再次提出,这是值得大家学习的举措,希望有更多的青年教师加入到小古文教学的行列。
在这么多位前辈老师的悉心栽培下,解小的青年老师们一定会更加阳光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