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2017年解放路小学教育集团教职工消防运动会成绩公示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阳光娃>>老班你好>>改革班级管理体制 解放中小学教育力
改革班级管理体制 解放中小学教育力
——论班级教育小组制度建设
发布时间:2013-04-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刘孜隽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钱铁锋

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各学科的教学活动基本上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实施,而学校的其他教育活动,如德育、体育、艺术、社会实践等也主要以班级为平台操作。自现代班级授课制诞生之后,班级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我国的中小学教学尚未实行像大多数欧美国家那样学生跑班制。因而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更显得举足轻重。

        1.  班级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班级管理体制指学校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而建立起来的班级教育过程中进行组织管理的形式及各项制度的总和。它涉及班级教育组织系统的设置,隶属关系,职责范围和运行机制等,其外延包括班级教育领导体制、班级教育运作体制和班级教育评价体制。
        六十年来,我国中小学全部实行班主任负责的班级管理体制。班主任制规定,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领导者、教育者和组织者。班主任对全班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健康发展负有主要责任,他对班级集体的形成,班级各项活动的开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班主任负责制在我国建国以后的教育史上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它使班级有人领导,学生有人依靠,活动有人组织,班集体有人推动,任课教师有人联系,简单一句话,班级主要责任人明确,避免“群龙无首”、“三个和尚没有水吃”的局面。正是有了班主任,学校的各种教育任务,在班级才能得以落实。班主任负责制溯源于前苏联,它是计划经济体制在教育单位基层组织体现,是权力高度集中的象征,确保了学校教育活动的有效运行。
        近三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发展,计划经济在加速向市场经济过渡,社会上层建筑各领域,也发生了相应的巨大变化。就中小学而言,从办学体制到学制,从课程计划到课堂教学,从考试制度到评价制度都已经发生很大改变或面临强大的改革呼声。现行的班级管理体制——班主任负责制也日益显现出它的局限性。
        ——中小学生发展的特点之一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交互生成,不能截然分开,但班主任负责制事实上导致“任课教师负责教学”“班主任负责德育”,形成了教学工作和德育工作“两张皮”的局面。
        ——由于“两张皮”(当然还有考试制度、学校评价制度等)导致应试教育的泛滥,“对学生实行全面素质教育”难以推行,任课教师大多也不具备对学生实行全面素质教育的能力。
        ——班主任负责制过于依赖班主任,使班主任承载了过于沉重的工作和压力。实际上班主任成了班级工作唯一责任人。任课教师与班主任之间只是一种松散的合作关系,前者并没有班集体建设的“角色心理”,这就使班级教师的集体智慧和群体作用受到很大限制。
        ——除非班主任个人意识和能力出众,班主任负责制难以发挥学生在班级工作中的主体作用,这就严重影响了教育效果。
        ——班主任负责制决定了班主任缺乏领导任课教师的权限,任课教师教学各行其是,在相当程度上造成班级学科教学之间的无序、冲突,难以整合,这就削弱了教学效果。
        ——“班主任负责”制度下,任课教师仅负责特定学科教学,对学生的了解局限性很大,又由于缺乏教师之间的交流平台,这就导致无法对学生个体进行全面诊断,因而无法对学生个体给予全面指导和个性指导。

        2.  班级教育小组制度的主要优势
        班主任负责制必须改变
        改革当前中小学班级管理体制的思路是:建立班级教育小组制度以取代班主任负责制。我们着手建立的班级教育小组制度主要特征如下:
        1.班级教育小组组成成员:班主任、部分任课教师(生活教师)、学生干部代表、家长代表。其中班主任任组长,部分任课教师(2-3人),生活教师(寄宿制学校)为核心成员。班长、团支部书记(中队长)、班级家长委员会主任为重要成员。这样组成的班级教育小组成员包括了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代表。在教师中包括过去专管德育的班主任,分管教学工作的任课教师,承担生活管理工作的生活教师,学校所有教师、生活教师全部进入班级教育小组。
        2.办公形式:改变过去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的办公形式,实施以班级教育小组成员(主要指教师)集中办公的形式。同时加强教研组、备课组活动,以保证学科教师的业务交流和研讨。
        3.决策过程:在班主任的主持下,由班级教育小组成员集体做出重要决策(如学期工作计划、班级各项重要工作和活动,学期工作总结等),班级日常工作决策主要由核心成员做出。
        4.行动方式:决策作出后,在班主任的领导下,由班级教育小组成员分工负责落实,所有任课教师既教书、又育人。在对全班学生个体指导方案确定后,具体指导工作分包到每一位任课教师。
        5.评价制度: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既要看其在学科教学中的表现,同时也要看其在班级教育小组工作中的表现。评价制度与分配制度密切挂钩。
        由班主任负责制转变为班级教育小组负责制,这种班级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质是:由班主任个人负责制改变为由班级教育小组集体负责制。所谓集体负责就是:集体决策、集体行动、集体承担责任。
        班级教育小组制度相对于班主任负责制有哪些优势呢?
        1.有利于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动态了解。班级教育小组成员集中办公,随时交流学生信息,这就使所有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更全面,更及时,避免了“盲人摸象”。同时,通过班级教育小组例会制度,生活教师、家长代表对学生也获得了更多的了解。
        2.有利于学校教师全员育德,克服“两张皮”现象。现在班级教育小组制度下,有了机制的规定,全员德育成为可能,教学工作与德育工作“两张皮”的现象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克服。
        3.有利于班级学科教学的整合,提高教学质量。在班级教育小组制度下,任课教师集中办公,这使得他们平时的接触,交流显著增加。在班主任的领导下,通过小组例会制,以及对学生的学习诊断,可以对各学科教学进行理性整合,避免了过去经常发生的矛盾、“撞车”、不平衡,从而提高班级整体教学质量。
        4.有利于对学生个体的个性化指导。在班级教育小组制度下,通过对学生的更多、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对学生个体的全面诊断,可以制定出对每个学生的全面指导方案(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并由相应的教师(生活教师)全面指导(整体负责)和重点指导(某一单项)。从而提高针对性教育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
        5.有利于对学生实行全面素质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班级教育小组制度使小组教师成员及班级全体任课教师管教管导,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促使其可持续发展。
        6.有利于任课教师全面素质提高,有利于班主任的发展。在班级教育小组制度下,任课教师全面参与班级工作,对学生的了解也更为全面,这就促使他们全面素质得以提高。
        7.有利于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在班级教育小组制度下,所有教师同处在一个具有较强行政关系的集体内,在班主任统一领导下,各种因素、矛盾能得到较好整合,有利于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起到1+1>2的效果。
        8.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班级教育小组由于有学生干部的参加,学生在教育中的弱势地位有很大改善,这就为学生在班级工作中有更多的知情权,为学生参政议政提供了条件,也就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教育效果。
        9.有利于成为教师、学生、家长“三力合一”的局面。班级教育小组制度使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从而形成教师、学生、家长“三力合一”的局面成为可能。
        10.有利于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教育小组成员、集体决策,能够发扬民主、集思广益;集体行动,能够增强师生民主管理的能力。班级教育小组制度所具有的民主、科学的班级决策、运作、评价系统,可以发挥师生集体智慧,整合教育手段,为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创设浓郁的班级文化氛围,为提升班级文化品位,提高学生生命质量提供了理想的平台。

        3.  班级教育小组制度建设的实际操作

        南外仙林分校建校初期,中、小学基本以备课组为单位集中办公。班级实行班主任负责制。在办学实践中,我们逐渐察觉班主任负责制的一些弊端:班主任是班级工作“唯一责任人”,什么都管,而任课教师只管教学,其普遍性的结果是: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对本班的教育问题不能有效沟通和协商,难以形成教育合力,而学科与学科之间缺乏协调与整合,相互矛盾、“撞车”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了教学效果。
        面对以上情况,加上我们多年来办学实践的思考,自2005年秋季起,学校决定对班级管理体制实行调整,时至今日,这种“调整”已明确为“改革”。我校的班级管理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2005年秋季—2007年春,学校中、小学各班级先后全部实行班级任课教师集中办公制度。当时,我们还没有“班级教育小组”的概念,虽然在管理层和教师中认识还不尽相同,但最终还是完成了这种办公方式的转变。班级教师之间的矛盾开始减少,合作开始增多。
        第二阶段:2007年春—2008年春。学校明确提出各班建立班级教育小组的要求,并对班级任课教师集中办公制度加以完善。小学部印发了“班级教育小组工作手册”,出台了“班级教育小组工作暂行规定”(修订稿)及“年级组、学部对班级教育小组管理考评办法”。以中学部为主,全校十四个班级参加的“班级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正式成立,班级教育小组制度建设进入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新阶段。
        第三阶段,2008年春季新学期开始。学校正式颁布“班级教育小组制度建设的若干规定”,要求各学部、各年级、各班级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同时要求各教育小组大胆实验,勇于创新,“班级教育小组工作评价制度”也在加紧研制…….我校班级管理体制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

        4.  班级教育小组制度建设的意义及前景

        以班级教育小组制度建设为标志的班级管理体制改革对于当前基础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
        1.它可以极大地解放中小学教育力。学校教育力指学校教育的总体实力,它包括教师的实力,学生的实力,教学设施,设备,教科研水平等因素。教育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学校教育关系,包括学校性质,办学思想、管理方式、评价制度、分配制度等因素。班级作为学校最主要的基层单位,对学校教育力的发展举足轻重。班主任负责制代表一种原有的教育关系,它对当前教育力的发展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班级教育小组制度的建立,是对原有教育关系的大胆改革,涉及到教育关系的各个环节,不靠大运动量高强度投入,不靠低效重复劳动,不靠牺牲师生的身心健康,凭借对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科学整合,主要用内涵发展的方式,激发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必将极大地提高教育质量、教育效益,解放学校教育力。
        2.它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优化学生素质,这是基础教育的唯一正确的办学思想。办学思想决定学校的办学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并最终决定教育的产品——学生的素质。班主任负责制对贯彻素质教育的办学思想难度较大,而班级教育小组制度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比较理想的条件。
        3.它将促进中小学教育可持续发展。班级教育小组制度建设“改变传统的由班主任个体素质决定班级教育成败为依靠众人综合素质,依靠民主制度、依靠科学方法提高班级生活质量和教育质量;改变传统的任课教师专注学科教学,较少关心学生全面素质为所有教师在教书的过程中更注重全面育人的积极生命状态和职业感的提升,改变传统的唯上唯书唯分数的应试教育为从学生成长的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全员参与班级教育的素质教育观念和机制;改变班主任对学生“我说你听,我教你做”的单项机械管理模式为“全员参与、师生互动”的多维度班级教育管理模式,从而真正实现师师合作、师生合作、班家合作,实现各学科教师智慧与情感的融合,各种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使班级教育真正为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提供最好的帮助和支持。
        当前,基础教育的规模有了极大地发展,硬件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社会、家长对教育的重视有了极大的提升。但是教育的内涵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应试教育还主导着中小学教育、学生的全面素质状况十分令人担忧。在新的历史时期,为适应整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基础教育也在改革:考试制度、课程体系、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均在调整和改变。与此相配套,班级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势在必行。我国数十万中小学的数百万班级亟待改变传统的,已经僵化的班主任负责制,亟待解放蕴藏的巨大教育力,亟待改变目前师生的生存状态。作为新生事物,班级教育小组制度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当然也就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解放路小学教育集团    苏ICP备05086717号-1
邮编:213003    电话总机:0519-88102061    总机传真:0519-8810206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解放路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