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煦的春风徐徐而来,明媚的春光照在大地上,可爱的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来到人间,那一片生机的景象便随之来到四面八方,整个世界像刚从一个漫长的睡梦中苏醒过来。伴随着鸟语花香的日子,我们数学组在仇宏老师的主持下进行了第六次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分为二个部分,第一,观摩优质课;第二,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的理论学习。
第一、相约优质课堂,捕捉精彩瞬间
今天我们观摩了孙方友老师的《方程的意义》这一课,启发式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从天平的是否在平衡状态来写出式子,从而进一步的认识等式和不等式,紧接着,孙老师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说出算式。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的说过:“两个人在一起交换苹果与两个人在一起交换思想完全不一样。两个人交换了苹果,每个人手里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但是两个人交换了思想,每个人就同时有了两个人的思想。”这段话精辟地道出了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的重要性、互补性。交换思想是一个过程,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它的目的在于时时碰撞出新的思想和新的火花。所以在孙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进行了小组合作交流,在小组活动中产生分类的标准,通过二次分类,从而得出方程的意义以及辨别方程的两个条件,是否含有未知数和是否是等式。此外孙老师富有激情的语言,恰到好处的点评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两名同学互相补充,帮助他解决了疑惑,整堂课达到了高潮,以和谐浓郁的学习氛围完美结束。

第二、学会把握时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接下来在易敏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起认真研读了金淑华女士的《恰当地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这一教学研究。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效果的优劣和讨论的时机是否恰当戚戚相关,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讨论的情境,等到时机成熟,“乘机”讨论,这样才能水到渠成。比如说在学生独立操作,独立思考,无法完成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发生分歧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挖掘教材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实验操作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思想交锋,智慧碰撞时开展小组合作等等,总之,把握小组合作交流的时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研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但是目的是相同的,都让老师们有所收获,记得爱因斯坦曾说:“千万不要把学习当成一个任务,而应该看出一个令人羡慕的机会。是的,只有我们不辞劳苦,敢于面对学习的困难,你会发现,学习中自有情趣,更有快乐。”继续学习,相信我们的路会走的更远更广阔。
作者: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