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2017年解放路小学教育集团教职工消防运动会成绩公示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专题网站>>平安校园>>法制教育>>法制教育讲稿
法制教育讲稿
发布时间:2012-12-1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吴佳伟

法制教育讲稿
    同学们紧张的学习将要暂告一个段落了,接下来是快乐的寒假生活。刚才教导处黄主任就如何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寒假作了布置。(在同学们即将离的时候,先向大家提一个问题:假期到底应该怎样过?有的同学说:没有怎么想过,不就是吃饱喝足了就去玩呗;又有的同学说:假期么,不用学习了,痛痛快快地玩,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别亏待了自己;也有的同学安排好每天的学习、看电视、玩、做家务等计划。无论你有什么打算,都必须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利用假期的宝贵时间,调整好自己,规划好自己的寒假生活,做些有益于他人、有益于家庭、有益于社会、有益于自己健康成长的事情,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学校的有关要求少先队总辅导员杨老师已经讲过。)下面,我主要结合相关案例、事件,使大家明白:怎样做一个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学生。  

一、正确对待学习电脑和玩游戏机的关系 
   利用寒假做一些自己感兴趣而平时没时间做的事培养积极健康的爱好,比如进行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有的同学可能会问:为什么要学习电脑却又不让我们玩游戏机呢?据有关部门初步调查,现在至少有10%的中小学生沉迷于玩游戏机,有的城市甚至达到20%至30%。许多学生一放学就往游戏机室跑,有上课时间逃学去玩游戏,有的学生甚至夜不归家,在游戏机室吃住玩。电子游戏机无异于“电子海洛因”,(有人知道“海洛因”是什么吗?它是一种毒品。)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罪魁祸首。精神卫生专家研究分析接触到的病例后告诉记者,青少年一旦沉迷于游戏机,即会产生愈来愈强烈的心理依赖和反复操作的渴望,俗称“游戏机成瘾”,它与毒品海洛因的成瘾行为特征极其相似,故被称为“电子海洛因”。一旦成瘾,就会带来吸毒一样的后果,难戒除。一游戏机室的老板说,要是一个孩子喜欢进网吧,又实在搞不到钱,有两个办法,一是先用自己的零花钱用完了偷家里的钱,或者到外面去偷;二是在路上抢更小孩子的钱。经常在游戏机室里玩游戏的孩子,都会成瘾,最终,只有一个结果,就是男孩子最后变成小偷或抢劫犯,女孩子最后变成三陪小姐。《检察日报》刊登一文《游戏室是“软刀子”害我儿子害我家》武汉一名14岁的少年因沉迷于游戏机而荒废学业,该中学生因迷恋游戏,学习成绩从名列前茅到倒数第一,还学会骗钱去游戏,最后干脆就不回家,通宵呆在游戏室,连续48小时玩游戏,猝死在网吧还有一位同学,12学会了上网,主要是打游戏、聊天。父母不给钱,但上网已经有了瘾,为了上网只有去抢钱。第一次抢了十多元,当时感觉很好玩:打了人,还得到了钱。后来渐渐觉得抢劫与打网络游戏一样刺激。虽然父母一直不准进网吧,但父亲长期在外打工,母亲也管不住。结果这孩子14岁就辍学了,后来因为连续抢劫被劳教还有一位学生,经常在网吧玩游戏,多次赊账,后来,因多次交不出钱,最后被游戏机房的老板杀害了。像这样的案例举不胜举。希望大家要从这些案例中吸取教训,要象远离毒品那样,远离网吧游戏机房,不然,当染上了  “电子游戏机”的瘾就很难戒掉。  

二、注意自我保护,树立应有的自我防范意识 
   前阶段,有些地方出现学生被歹徒拐骗、绑架的现象,需引起我们的警觉。希望大家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不要随便跟陌生人,对陌生人的话不要轻易相信,不要随意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因为社会上有些坏人经常用这些手段引诱未成年人上当受骗,将其拐卖到外地 为调查该中小学生是否具备较强的自我防范意识,有位记者曾随机进行了个小验,分别在2所中学和2所小学进行了一次关于未成年人防范意识的测试。 
■实验一:“警察怎么会有假的?” 
22日下午5时许,市区某中学。 几位初二学生在操场边的树阴下闲聊。在征得老师的同意后,两位记者匆匆走近这几名孩子:“谁是朱立庆?” 一个腼腆的男孩答:“我就是,你们找我啥事?” “我们是公安局的。你家里被盗,找不到你的父母,请你跟我们走一趟,了解一些情况。” “我家被盗?”小朱突然脸色煞白,拔腿就往校门口跑去,还回头催促记者“快些走”。几名与他闲聊的学生也跟着记者,不停盘问着“案情”。记者和小朱来到校门口拦住一部出租车,上车后告诉他,这是在做一个实验游戏。面对记者这两名不着警服的“警察”,他瞪大了双眼。记者问道:“你为什么不要求看看我们的证件,不向学校老师报告,不给父母打个电话问问,就这么轻易地跟着陌生人走了呢?假如我们是坏人会有什么后果?”他一脸茫然。 回到学校后,记者向小朱的同学告知实情,并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他们却笑着说:“警察怎么会有假的?就是假的,也不敢到学校来呀!” 
■实验二:轻易上了陌生人的车 。记者以同样的办法在另一所学校的初三教室里找到还在复习功课的李小兰。 记者告诉她,她的父亲不慎发生车祸,正在医院抢救,让她跟我们到医院去。李小兰一声惊叫,眼泪哗哗而下:“怎么会呢,怎么会呢?”她抓住记者的手催促道:“走吧,快走吧。我爸伤得重不重?” 然后匆匆忙忙地跟着记者,往停在路边的汽车走去。 当记者告诉她“这是在做实验”时,李小兰仍心有余悸。她说:“一听到消息,我就懵了,根本不会想到要报告老师,更不会想到要验证一下他们的身份。教训深啊!” 
■实验三:“爸爸的朋友,我能不开门吗?”  征得家长同意,记者来到公寓的302房间门口。按响门铃,铁门内露出一张笑脸。 “你叫陈小华吗,你爸妈在家吗?“他们有事出门去了。” “我们是你爸的朋友,找他有事。”记者的话音未落,小华已打开大门。 小华自我介绍,他是常州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父母忙着工作,他常常自己一个人在家。 记者请他到楼下的商店帮忙买一包香烟。小华接过钱就下楼去了。 小华的父母此时“恰巧”回家。他们问道:“你怎么随便给陌生人开门呢?怎么能随便把家交给陌生人呢?如果这两个陌生人乘此打劫家里的东西可怎么办?” 小华瞪大眼睛说:“爸爸的朋友,我能不开门吗?他叫我帮他买东西,我能不帮吗?”后来,记者还装着抄水表、修煤气、物业管理等人员,基本都能轻而易举进入没有大人在家的家庭。可见我们的同学防范意识! 希望大家能从这些案例中得到启发。平时一个人在家,千万不能让陌生人进家门(包括异性同学),前不久看到一篇报道,一位女生与几位同学放学回家,在路上无意讲到最近几天家里父母不在家,好冷清,同行的一位男同学听到后,在晚上就到这位女生家里去,把这位女同学强暴后,最后还把她残忍杀害;不要轻易跟陌生人走,更不能上他们的车。要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三、学会保护自己。
     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不法侵害,比如被人敲诈,被人殴打,被人抢劫等等,一旦碰到了,怎么办呢?我们要斗智斗勇,这样有助于同学们在遇到侵害时入时摆脱,不至于受到违法人员的随意侵害。根据实践经验,我们建议同学们如果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时候,切切要记住两点:
    第一、同学们要以保护自己为首要任务,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搏斗(要斗智斗勇)不要和歹徒较劲,凭你们的体力还不能与歹徒抗衡,有时反而会导致歹徒狗急跳墙;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有时还要装着“听话”的样子,麻痹对方;并记住歹徒的特征,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救,或拔打“110” 报警。
    第二、受到侵害,要及时大胆老师父母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报告。此外学生之间闹矛盾、打架事件也要引起同学们的注意,据调查,一些学生被同学殴打后并不是向家长或学校老师汇报,而是自己作主到外面找人来报复,要知道报复伤人也是违法的,也会受到处罚;而且可能会扩大事态。希望大家能从以上的案例中明白遵纪守法的道理,做一个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学生。最后,祝同学们过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寒假!祝大家一生平安!谢谢!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解放路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邮编:213003    电话总机:0519-88102061    总机传真:0519-8810206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解放路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