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芳珪(1893~1962),安徽黔县南屏村人。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预科、南京金陵大学文学系学习。毕业后,加入红十字会救护队,在广州国民革命军中做救护工作。民国14年(1925年),在上海东吴大学附中任教和任上海监理会耶稣堂协理牧师。后调常州恺乐堂牧师兼任恺乐初级中学教师。民国16年夏,被选送到美国南方大学攻读神学,获教育硕士。回国后,历任上海慕尔堂、苏州救世堂、南浔施乐德堂牧师兼南浔中学教师,在上海慕尔堂传教时,曾帮助失业教友组织“擦皮鞋工团”,以谋生活。
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上海、苏州相继沦陷,东吴大学教师孙蕴璞、张梦白,作家周瘦鹃、程小青等随同叶芳珪来到黟县。次年春,在黟县碧阳书院筹办东吴大学附属中学。暑假期间,东吴附中迁回上海。由复旦大学校友佘凌云、吴道存、谢小鲁等人,创办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皖校,叶芳珪为该校副主任兼英语教师。为了解决学校印刷油墨的困难,他在南屏家中备料制造油墨,并与人合作在南屏上办了一所小型农场,后去屯溪担任全国青年协会学生救济委员会总干事。抗战胜利后,叶芳珪复去常州担任恺乐堂牧师和恺乐中学校长。
建国后,叶芳珪任常州初级中学教师,并当选为常州市人民代表和市政协常务委员。1962年7月,卒于常州,终年70岁。

叶芳珪的全家福 叶芳珪年轻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