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教授面对面,播下数学的种子
——“阳光解小,魅力OM”第三届数学节系列报道(二)
阳光解小,魅力OM!我们解小人今天又迎来了第三届数学节。数娃俱乐部,作为数学节首日的活动,也是本届数学节新增内容,倍受全校师生的期待与喜爱。下午一点不到,偌大的礼堂已济济一堂,黑板上工整地写着“数学与生活”五个大字,孩子们充满渴求的眼神一齐望向门口,静静地而又充满欣喜地等待着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朱汉林教授。聆听数学家讲座,解小的孩子还是第一次呢,怎能不激动!一点整,只见一位和蔼慈祥,容光焕发的老师满面春风地走进了礼堂,看他那神采奕奕的模样,就知道他学富五车,知识渊博了,一定就是朱教授。果然,当他开口讲第一句话时,那不凡的谈吐,幽默的话语已深深吸引住了所有的师生,尽显数学家的风采!
朱教授以“数学与数概念的形成”为契入点,讲述了生活中的数学。屏幕上为大家展示着生活中一个个生动的数学画面,一段段新奇而又深刻的文字。朱教授介绍道:苏州中小学举行“天天锻炼好习惯,为幸福人生打基础”活动,提倡学生每天跑步。朱教授教学生统计时间、路程,以便计算速度。告诉了大家只有当知识为生活所用,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朱教授让学生统计一年中买本子、铅笔等文具的价格,算一年用的钱,庞大的数字惊呆了所有的孩子,从而培养了对文具的热爱,懂得体谅父母老师;接下来,朱教授出示了有趣的七巧板图,神奇的七巧板不光能拼图,还能编故事,用七巧板编故事可以丰富大家的想象力。朱教授不仅介绍了几个有趣的故事,还让学生当场发挥想像,编故事,孩子们发言热烈极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大家不得不佩服孩子超群的想象力;朱教授还为大家介绍了苏州许多家庭都让自己的孩子通过劳动来挣零用钱,每天根据价目表统计完成的家务,得到报酬,并鼓励孩子们能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可以统计小区养猫狗的数量,统计车辆数等,告诉孩子们学数学的目的是用数学。
台下的数娃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了,求知的欲望被朱教授精彩的讲座点燃。个个跃跃欲试,摩拳擦掌地举手提问。有的孩子问:几何的“几何”是什么意思?有的孩子问:天上的星星有多少?还有的孩子问:阿基米德的麦粒摆放在格子里的问题,最后一个格子能放几粒?……天真而充满童趣的问题让朱教授很是佩服解小孩子的知识面广,胆大而勇于探索的精神。朱教授一一作了详尽而深入浅出的回答,得到了孩子们阵阵掌声。
一个小时,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静静流淌;一个小时,在热烈深刻的讨论中缓缓而过;一个小时,在倾听与收获中孕育希望。一个小时,在每个孩子心中,将绽放出美丽的数学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