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不仅贴近教师教学实际,有利于构筑校本研究模式,深化和拓展教研活动,而且它在资源共享的同时,关注人与人之间思想的融合,倾向于一种力量的感召,能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陈鹂老师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技术,把网上收集到的有关万圣节的影像资料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对中西方的节日文化差异有了初步的感知;丁雪老师丰富的体态语言深深地吸引了学生,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孙旋斐老师利用了实物教学的直观性,创设了真实的情景,体现了语言的交际性。
不同的设计,不同的教学风格,却“殊途同归”---引领孩子们进入英语学习的殿堂,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同时也为不同区域的教师提供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我想这是同课异构教研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