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又是一年五月五,空气中飘散着艾叶的幽香,粽叶的清香,鸭蛋的醇香……端午节是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岁时节日,其重要性仅次于春节,与清明、中秋并列。在这个有着大爱内涵的节日里,解放路小学六年级级部的老师提早策划,精心组织,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快乐无穷,收益良多的佳节。
◆寻根探源觅端午
端午节的来源版本多样,说法甚多, 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等。孩子们上网查阅资料,到书海搜寻来历,请教亲朋好友,一番寻根探源下来,对端午节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诵读诗词赏端午
端午节经数千年历代承袭,形成了我国端午文化这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联佳句。《全唐诗》中直接写到端午的诗不在少数。光是有宋一代,72卷《全宋诗》中诗题里含有"端午"两字的就有218首,还不包括诗句中写到端午情景、端午习俗的。孩子们找来有关端午的诗词,在饶有趣味地诵读中品赏端午的幽幽韵味。
◆粽香蛋醇品端午
中国的佳节与饮食文化联系紧密,粽子+咸鸭蛋+皮蛋,这是常州人过端午的“吉祥三宝”, 孩子们吃着清香的粽子,品着醇香的鸭蛋,对常州地区端午节的风俗人情兴趣浓郁。包裹粽子,制作咸鸭蛋,赛龙舟,插艾叶……孩子们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角斗织兜乐端午
玩是孩子的天性,这不,斗蛋、编织蛋兜这些端午特有的习俗已成为孩子们新的玩法。选蛋、斗蛋、吃蛋,一场蛋的“角斗”大有讲究,看孩子们热乎劲儿,真是乐在其中。编织蛋兜,这个传统的手工活儿而今又散发出别样的魅力,你看,不管男生女生,不管高矮胖瘦,人手一个,这股流行风刮得……
端午那浓浓的香味,已飘进孩子们的心田,会慢满沉淀,成为他们童年芬芳的记忆。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