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促进教师掌握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实施新课程有效教学的能力,常州市教坛新秀、教学能手“提升教学能力 构建有效课堂”专题培训活动已于今日在省常中、解放路小学和博爱小学拉开帷幕。
此次培训的形式主要采用专家引领、课堂观摩和自主反思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上午,常州市教研室教育科学研究所顾润生老师为我们做了精彩讲座《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设计》。众所周知的教学五要素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了解学生、师生关系,其中了解学生和师生关系尤为重要。以此每位老师都可以展开一次有意思的讨论: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什么最重要?结果毋庸置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习惯让人终身受用。让学生时刻都感受到:学习是有兴趣、有意思的,我想要学习,这是一种持续、发展、进步的动力。
专家的引领让我们受益匪浅,透过理性的分析,我们看到了目前教育中存在的薄弱点,如教学目标中怎样落定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顾老师列举的案例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情感的微妙: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数字,你赋予它情感,它便闪烁着灵动的光芒而鲜活起来。小游戏《大赢家》为孩子生动演绎了父母沟通之道,通过游戏明白:要达成双赢沟通得自己先让步,为加强沟通主动迈出第一步!
每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选择,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通过模仿、尝试和实践体验而逐渐获得的。下午的语文课堂展示活动中,解放路小学金贤、红梅中心小学黄燕及博爱小学华抒燕三位优秀青年教师执教了《海伦·凯勒》、《台湾的蝴蝶谷》、《理想的风筝》三堂课,同样的事物,在孩子们的眼中有着独特的情感的体验,他们乐学善思,兴奋的小脸洋溢着自信的微笑,高举的小手、精彩的回答……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盲童让人感动的是对生命的不离不弃,对生命的热望,她在想象中感受这个世界,用动人的笔调描绘心中“看”到的世界:玫瑰花瓣悄然洒落,那座神秘的花园是她心中最美的落日。风筝寄托着理想,表现了一位老师对苦难的态度、对生命的态度及热望。这只理想的风筝在阔别三十年后依然深深印在学生的心中。课堂上,孩子们真正用心在感受生命的体验,收获着人生的启示。真正的“有效”远不止一节课,而是着眼于孩子的未来。
“语文课的特征就在于体验和表达”,《小学语文教师》编辑朱文君老师在评课中这样说道,而体验又在于情感的投入及对背景知识的理解。语文课,就是让孩子能好好地、静静地读书,表达出浓浓的语文味,将语文知识掌握得美好得如蝴蝶般色彩斑斓。教育,就像一个个美妙的音符扣动着莘莘学子的心弦。让我们的教学为孩子打开一扇窗,透过这扇窗看到的不再是迷惘,而清晰美妙的世界。就像《海伦·凯勒》中的沙利文老师一样用智慧影响孩子,认识生命,创造美好的未来。此次活动中,我们在专家的引领下一起领悟名师的精神,认识教育的真谛,放飞自己的教育梦想。我们一直在努力,努力飞向语文教学的宗旨。探索,永无止境,带领孩子们一起攀登知识、情感、思维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