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三周的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拉下了帷幕。我校青年教师在这三周内,经历了说课、评课和上课三个环节的磨砺。本次大赛不仅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崭露头角的机会,还是对语文组全体教师的业务培训。学校特聘请了专家担任评委,紧张的赛事与精辟的点评相得益彰,让老师们在一次的参与中获得提高。
说课——争分夺秒,赛教学设计
11月24日下午,基本功大赛的第一轮——说课比赛开始了。虽然在赛前经过了培训,虽然自己也早有心理准备,但许多参赛老师依然感到了压力。毕竟要在短短的90分钟内根据指定的教学内容独立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特点,完成教学设计,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是有难度的。
准备阶段,她们紧张地研读教材、认真地书写说课稿。赛场上,她们或沉着冷静、或自信满满,或娓娓道来……每当有别出心裁的精彩设计出现,评委和听众就频频点头。相比之下,经验丰富的教师教学设计既体现出对教材深入地理解,又反映出对学情准确地分析,可谓扎实有效。
最后,沈阳等9位教师老师脱颖而出,有幸进入了第二轮——评课环节的角逐。
评课——有的放矢,比理论功底
12月1日下午,一个初冬阳光和煦的午后,第二轮——评课比赛如期进行。参赛的老师们观看了《黄鹤楼送别》录像课,经过仔细的推敲、深入的思考,联系平日的教学,他们各抒己见。教师们的评课或观点鲜明,大胆质疑;或善于思考,整体把握;或重点突出,层次清晰……不难发现,“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这一教育教学理念在参赛教师的评课中都得到了体现。这也是我校语文组全体教师一直都在思索、并且为之努力的。
本次活动较为全面地考查了教师的专业和教育理论水平、驾驭教材及实施课堂教学的能力。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不断地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努力提升自己,“宝剑锋自磨砺出,出类拔萃,来自不断地自我完善”。
上课——各有千秋,显教学机智
12月5日、12月8日两天,在评课中胜出的6位教师,分年段举行了第三轮上课比赛。结合日常教研活动的研究需要,我们选择了《美丽的丹顶鹤》(低年段)和《诺贝尔》(高年段)的第一课时教学,作为上课的内容。
为锻炼教师,比赛规则与区基本功比赛接轨。老师们只能有一个晚上的备课时间。不过,6位老师已是过关斩将,自然可以沉着应战。沈阳老师条理清晰,钱偲偲老师以读为主,都春燕老师随文识字,吴燕老师注重基础,秦宇杰老师关注细节,陈慧老师环环紧扣。每位参赛老师都力求把握课堂随机生成的教学资源,展现自己的教学机智和综合素养。
课后,专家和评委结合课堂教学现象,提出了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鲜活的课例,精彩的评点,让选手和其他教师都受益匪浅。
基本功比赛已经圆满结束,但它带给我们的思索还很多。“路漫漫兮其修远”,愿青年教师在教学之路上走得更踏实。
撰稿:王有香、王俏婷、卫娜英、钱偲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