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尚浓,恍然就到了初冬,在这个橙黄桔绿的时节,我和吴妍老师幸运地观摩了第二届全国课改实验区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课堂教学大赛。我还是第一次观摩国家级的比赛,所以心中充满了期待。这份学习的期待完全冲淡了对古城南京的向往,虽然,在南京的三日,秦淮河畔没有留下我们的倩影,但是,当我们的行囊里满载着来自全国各地二十多位优秀教师精彩教学课的课堂记录,满载着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孙景华老师 “语文课要让学生、教师、作者三颗心一起跳动”的殷殷教导归来时,心中满载着学习的丰收和喜悦。
是啊,南京虽只三日,但想说的太多太多,那些迷人的声音、瑰丽的画面、零碎的细节,记忆满怀,如翻飞的落叶,片片都是南京、片片都是语文。
虽然初冬的南京有些阴冷,但是,海军指挥学院礼堂里座无虚席,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教学能手聚集一堂,把苏教版小语教材里的课文完美演绎,成为这个冬天最热烈的火焰。《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轮椅上的霍金》、《船长》感人肺腑;《维生素c的故事》、《桂花雨》、《青蛙看海》娓娓道来;《负荆请罪》、《爱之链》、《九色鹿》百转千回……
最令人难忘的是,来自江苏镇江句容双语实验小学赵源林老师的《船长》,这是一篇典型的写人文章,主人公哈尔威是一位船长、更是一位英雄。感悟人物形像,提炼人物精神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雨果在塑造哈尔威船长的时候多角度地运用了细节描写,为大家展现了一个沉着,镇静,机智的船长形象,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赵老师上课时,正是以此为契机,紧紧扣住文中环境细节、语言细节、动作神态细节,在展示人物形象的同时,贯穿写作方法的指导,他精妙的设计搏得全场阵阵掌声。
走出礼堂,那些精彩的片段一遍又一遍地留在耳边,风很冷,但我的内心却很热。
步入晚秋初冬,看零落的枫叶飞舞,听萧瑟的寒风吹过,露珠舞在秋草的天棚上,闹醒暖暖的秋阳。这温暖,将一路照耀;这怀念,是人离南京后,依然向往的圣地;这甜蜜,是语文情愫,是教育信仰带给我们的感动。
让心学会感动,因为我们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