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2017年解放路小学教育集团教职工消防运动会成绩公示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学校动态>>东坡公园 寻幽访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系列报道
东坡公园 寻幽访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系列报道
发布时间:2012-03-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陈慧

题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课程实施必须从本地、本校的实际出发。地方人文资源就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利资源之一。一个地名是一个故事,一个传说有一段历史,一个建筑是一个见证,一个节日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元素。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直接体验,学生可获得许多书本里学不到的知识。如常州的东坡公园,尽管岁月的流逝,却未减褪一丝风采。我校六(4)班吴妍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了“东坡公园 寻幽访古”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学生欣赏了春天的美景,了解了东坡公园的来历,知道了苏东坡与常州的深厚渊源……

薛旦宁同学记录下了自己的所观所感: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在这万物复苏的阳春三月,我们来到东坡公园寻幽访古。

从学校出发到东坡公园,大约有2公里远。大门采用砖雕工艺,古色古香,上刻“舣舟亭”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门前的白墙上刻着梅、兰、竹、菊四幅画,每幅都是精美绝伦,巧夺天工。

进入大门,眼前豁然开朗。三块嶙峋的怪石加上错落其间的松竹梅“岁寒三友”,构成了极具特色的“三苏苑”。穿过东门,便来到了“怀苏亭”。中间立着一块一人高的奇石,上书“雪浪”二字。据传苏东坡在扬州得到过一块奇石,洁白无瑕,其纹路折皱如长江风浪,故名“雪浪”石。苏东坡将它放在案头盆内观赏,甚是喜欢。想必这就是那块奇石了。看着这饱经风霜的“雪浪”石,我的眼前似是浮现出苏老坐于案前边泼墨写诗边欣赏这奇石的情景。

再往前走,就到了洗砚池。池子约一米见方,池水清冽,旁边紫藤缠绕,散发出浓郁的历史气息。不知谁喊了声:“这有个洞可以进去!”我们便像发现了新大陆般的,一个个紧随其后。里面一片漆黑,我们摸索着进了洞又小心地摸索着出来。这便到了舣舟亭。

这时,一座高大的石拱桥出现在我们眼前。它造型奇特,古朴优美。听吴老师说,这座桥叫广济桥,建于明德十二年(1447年),已有六百多年历史了。1985年城西运河拓宽,人们为了保护它,使它不受到破坏,便将它完好无损地整体迁移到这里,又按它原来的样子修建而成。我从桥上慢慢走过,低头看这石桥。这里的每一条石板、每一块石砖,都见证着常州沧桑的历史。六百年来,它一直屹立在这,可谓常州最古老的三孔石拱桥了。听说月圆之夜,银白的月光洒落在古运河河面上,从侧面看,三个孔洞与它们各自的倒影形成巨大的圆形,像个大玉盘,景象蔚为壮观。广济桥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也是常州的标志性名片。

过了桥便见苏老的一尊塑像。他衣带飘飘,眼望远方,一手捋着胡须,一手拄着拐杖。眼神坚定、有力。旁边是他写的一首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句句激情洋溢,表现出乐观豁达的性格。苏东坡老先生与其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而字也与韩柳欧齐名,今日一见,果不其然。驻足像前,睹物思人,不禁感叹苏老的才华横溢,怀念之情也油然而生。

苏东坡老先生十一次来常州,并终老于常州顾塘桥孙氏馆。苏老对常州的喜爱可见于此。苏老是集诗词书画才能于一身的大才子,后人为了纪念他而修建了东坡公园。他虽然早已驾鹤西去,但他的才情、他的常州情结却让常州的后人永远怀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解放路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邮编:213003    电话总机:0519-88102061    总机传真:0519-8810206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解放路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