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第一缕春风伴着书香温润着美丽的解小,2月24日下午,全体教师齐聚电教馆开展“阳光论坛”之读书交流会活动,共同在阅读中享受幸福,在书香中浸润成长。
本次“阳光论坛”的主题围绕老师们在寒假读书中引起共鸣的《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优秀教师一定要知道的14件事》和《不幽默,就别做教师》进行再次深入地探讨、交流。
对于语文老师而言,《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这本书并不陌生,本学期开学初时语文教研组就曾隆重推出过。围绕这本书,首先交流的话题是“怎样让孩子走进一个多元的立体的阅读世界?”,针对这一话题三年级语文组的唐亚琴老师首先发言,她认为自己童年的阅读环境与现在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在她孩童时代由于条件的原因,“没书读、不会读、不敢读”,现在的孩子面对着琳琅满目的书籍,更应该珍惜这样良好的氛围,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读、用心读。究竟怎样才能为孩子营造一个好的氛围呢?一年级组语文组的秦宇杰老师说,在课堂中她用朗读感染学生;在生活中她引导学生关注每一个细节,抓住一切有利于学习的机会识字、认字;在家庭里她更是鼓励家长们也要从自身做起多读书,给孩子树立榜样,由此立体式的阅读世界应运而生。与之同组的翁亦旦老师谈起“阅读”,也是娓娓道来,她认为阅读就是需要我们有耐心、细心、恒心。其实细细想来,不管是我们的教师,还是家长,都要能够呵护孩子阅读的童心。
随着活动的进行,老师们相互之间语言的交流已经演变成心灵间的对话,衍化成智慧的碰撞,一个个美好的教育主张、全新的教育良方在老师们的心里生根开花。
《优秀教师一定要知道的14件事》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威特克尔教授根据日常教学案例总结出的优秀教师所秉持的14个重要信念、行为和态度,并集中展示了那些优秀教师做到而其他教师没有做到的事情。就其中的部分观点,三年级语文组的谭庆柱老师说,面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教师更应该有一个冷静、智慧的头脑,呵斥和一味地指责并不能根本性解决问题,做一名威严的老师不如做一名让学生尊敬的老师;体育组的潘月红老师觉得,无论在什么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都应该是教育的主导者,课堂的核心应当围绕着学生;四年级数学组的陆卫华老师对书中的一些观点也有自己的思考,他认为教师和学生应当是平等的,身为人师更应当“宽以律己,严于待人”,一个教师,只有不断提高对自己的期望值,才有资格去期望自己的学生学得更好、做得更好。
原本枯燥、艰涩的教育理论在老师们结合自身事例的解说下,显得那么灵动与生机勃勃,仿佛这其中蕴藏着无穷的力量以给予他们在幸福的教育之路上一路芬芳、一路阳光。
幽默,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是我们生活中的润滑剂,作为教师来说,它更是日常教学中的清新剂,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节情绪,愉悦精神。《不幽默 就别做老师》给我们的老师们指引了一条欢快、轻松的育人之路。书中的序写得也是别有情趣,四年级语文组的钱偲偲老师对此颇有同感,在她心里,课堂虽然很小,但其实是个大舞台,处处能体现课堂教学的艺术。幽默是教师素质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是教师人格美的一种折光,她也期许着 “课堂幽默”这种教学艺术深入人心,在课堂教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三年级语文组的都春燕老师和数学组的仇宏老师也都提到,当下而言仍是应试教育唱主角,在沉重的课业担负和考试压力,在这样一种压抑的心态下,学生迫切希望朝夕相处的老师能富有幽默感,这也是他们的一种本能的心灵诉求;五年级语文组的杜明老师认为,幽默是老师所应该练就的一门教学艺术,幽默需要情境、需要智慧、需要自信心,最重要的是对学生真切的关爱,使学生爱上老师,爱上学科,真真正正地爱学习,乃课堂幽默之本。
时间随着老师们智慧火花地碰撞,在悄然地流逝着,当分针已经环游完众兄弟正准备第二轮拜会的时候,“阳光论坛”圆满地落下帷幕,此刻,一次思想的盛会已然结束,然而新一波的阅读高潮正在兴起。“读能养性、学能增慧”,缕缕书香似栀子花开幽静淡雅,耐人回味,走在解小的校园里,你会听到花开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