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下午,音乐备课组展示活动在音乐教室举行。备课组结合课堂教学研讨,主要向大家展现了从确定方案、确定教学目标、到撰写教案,试教研讨再到最后课堂展示的整个历程。
本学期,我们音乐备课组将精细化课堂教学——同课异构作为教学研讨的主阵地。“同课异构”就是指针对同一节课、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构想和不同的教法,开展这类活动,旨在让大家在比较中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教师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和做法,形成和发展自己的教学特色。本次活动,我们确定五年级上册《花鼓》一课为同课异构的内容,旨在相同教学目标下所产生的不同教学生成。
《花鼓》是一首优秀的钢琴独奏曲,由著名作曲家瞿维所作。钢琴曲以锣鼓的节奏音型贯穿全曲,由“咚咚锵”的鼓声开始,然后以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为第一主题,第二主题在《茉莉花》的音调之上加以变化,使乐曲变得妩媚柔情。第三段再现了主题旋律,第一次出现时在左手在低音区演奏,右手用第二主题作伴奏,主旋律第二次在中高音区出现,伴奏吸收了中国民间的加花形式。
学生在前几年的音乐学习中已经了解到了我国各地都有极具当地特色的民歌,也断断续续的欣赏或过一些民歌,本节课处在情系江淮这一单元中,旨在让同学们在感受江淮地区民歌特点的同时能够对一些名曲的主题旋律进行哼唱,从而喜爱民间音乐。
通过对教材的初步分析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组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优秀的作品往往来自于民间——溯流探源 2、情感:通过欣赏《凤阳花鼓》,喜爱民间音乐 3、技能:熟悉《花鼓》的主题旋律,并能轻声哼唱
确定教学目标后,张铖老师和宋丽娜老师分头进行教案撰写,于11月1日进行试教,并请来区教研员金老师聆听。金老师对课分别进行了点评,两位老师又做了再次修改,就两节课前后两次的设计向大家进行了汇报。随后,殷老师和居老师就这两节课谈了自己对于欣赏教学的理解并对两位老师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我们音乐组还会将这两节课的优点进行整合,并由居爱君老师进行课堂展示,欢迎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本次活动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感谢祈校长和张慧老师的精心组织,与我们一次又一次讨论展示方案,感谢美术组、信息组、体育组的所有综合组老师,是你们为展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后勤保障。感谢程洁老师,张慧老师、郑振老师、易敏老师、薛科翼老师、牟佳敏老师、曹卓老师、严菊华老师、都春燕老师的积极参与,并对我们的活动提出了宝贵意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