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课程改革中的最大亮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定位于“国家课程、地方管理、学校开发”的必修课程。它与学科课程就像两匹并列前行的骏马拉着素质教育的大车并驾齐驱,缺一不可。
为促进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提高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和水平,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好地开设, 5月31日,我校举行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研讨活动。
严菊华老师执教的《粽情飘香话端午》成果汇报课,经过了前期一个多月的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调查、研究、采访、参观等亲历活动,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和成果,迫切期望与其他同学交流展示。课堂上,有的小组向大家介绍了端午节的来历与风俗习惯;有的小组展示了亲手制作的香囊;还有的小组给大家带来了搜集到的赛龙舟精彩视频,让同学们不出课堂,也能一睹那扣人心弦的比赛场面。最吸引人的,是同学们在家跟长辈学包粽子的录像回放。孩子们不但传承了祖辈们手艺,还别具匠心地创造发明出各种形状的新型粽子,博得师生们的阵阵掌声。
任凌云老师向大家展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另一种课型——劳动技术课,手工制作《简易照相机》。课堂上,孩子们通过自己搜集材料,了解了摄影技术的发展史。任老师还特地聘请了两位小老师,担任同学们的制作指导,帮助同学们一步步完成作品。
两堂课充分表现了学生的个性,展示了老师的风采,体现了解小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实力。
课后,吴佳伟校长和老师们一起进行了交流探讨。他说,两堂课的选材好,贴近学生的生活,结合实际,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中开发了活动主题。课堂上,既有知识性成果,更重视能力性的成果,课的层次感强,现场互动热烈,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不失教师的指导地位,充分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同时,他又提出了一些建议,如要注重学生的反思,要处理好自主和指导的关系等。更多的听课老师们撰写了评课心得,肯定了上课老师的优点,提出了听课过程中的困惑。
本次活动,有力推进了解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老师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更加重视。相信只要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纳入日常教学,一定会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