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张扬和生命涌动的舞台。让“冰冷”的数学课堂“火热”起来,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在数学课堂“风景”越来越美丽的时候,我们千万别只顾“观赏美景”而步入了“歧途”。如今有的课花样百出,活动操作一个接一个,看似高潮迭起,实则“华而不实”;有些只见动手,不见思维;各个环节看似 “井然有序”,但却缺少数学思想的逻辑联系;学生情绪看似高昂,却缺少了冷静的思考与理性的分析。基于这样的认识,解放路小学数学教研组于2011年5月25日下午开展了“本色教育,分享智慧”教学展示活动。
本校的两位青年教师仇宏、刘颖华老师分别向大家展示了两堂精彩的展示课。仇宏老师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立足教材,教学设计严谨,课堂练习层层递进,让学生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中走进数学世界,又走出数学课堂,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刘颖华老师的《认识小数》,根据本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大胆创新,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小数,理解小数和分母是10的分数之间的联系,在老师激情四溢的组织下,学生积极性高,参与面广,人人都有不同的收获。
课后,江苏省特级教师,苏教版教材的副主审沈重予老师对这两节课做了精彩的点评。他首先赞扬了2两位执教老师的智慧,肯定了她们的教学。其次他结合这两节课从四个方面重温数学课程标准,和大家分享了新课改中教师如何评价课堂教学。沈老认为优秀的课堂教学要追求科学的学习方式;设计的教学线索要合理;组织的学习活动要有效;要让学生每节课都拥有丰硕的课堂收获。最后沈老提出,如果我们的课堂能真正落实“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数学活动经验,让每个学生都真正意义地享受到教学资源、收获等的公平,我们的课堂将会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