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路小学数学教研活动(五)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老师们都认为学生的不良作业习惯已成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瓶颈,是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又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点。同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作业习惯的实际情况,提出作业习惯培养和整改的具体要求,作为教师教学反思的重要内容。
二、调查摸底,了然于胸
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作业习惯现状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接任一个新班级的教师,更要通过各种渠道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从前任班主
三、制订规则,严格要求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情,围绕按时作业、书写规范、作业订正、及时验算、反思探究等五个方面回顾了各年级的作业习惯规则。如:数学作业用铅笔书写,字要写得端正清除,要力求本子整洁;低年级做到书写正确,中年级做到数字间排列匀称,高年级做到数字占作业本横格的三分之二,等等有助于学生自身习惯培养的规则。教师在严格要求的同时,更要重视经常性的对学生的教育和帮助。做到规范和要求常提。
四、诱导示范,一丝不苟
为了让孩子感受到养成良好作业习惯的重要性,教师要坚持课堂教学规范。例在解应用题时,与学生一起仔细审题:划出重要的信息,写出相应的数量关系式;解题板书时做到字迹清楚、一式一行;做完题目后及时验算;最后工整地写上“答……”等。
五、家校协同,形成合力
学校与家庭紧密配合,引导家长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通过家长学校和家长会的形式,提高家长的家教意识,明确养成良好作业习惯的意义,教会家长指导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的方法,并对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家长实行面对面的指导,取得预期的效果。
作业是日常课堂教学的延伸,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不仅是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更是培养一种学习的态度和毅力。对于小学教师而言,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是个较长反复过程。为此,教师要不断努力,持之以恒,提高培养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基,为最终达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理想境界而努力。
撰写:周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