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公益夏令营之生存营活动
7月15日上午,我们解放路小学三年级的小记者来到了运河5号街区,参观了常州百年工商展览馆,了解了常州的工业历史。
一进门运河5号街区的百年工商展览馆,我就看见有一扇红色的大门,古朴厚重。听导游介绍说它是代表了常州千年文明。走入大门,就看见了许多现在早已绝迹的东西:星球牌收录机、红梅牌照相机、和谐号机车、金狮牌自行车……
星球牌收录机有两个大喇叭,它的“身材”很大,样式很老,没有我现在用的复读机小巧。红梅牌照相机的外形看上去跟我们现在用的照相机差多,但是它用的是胶卷,只能拍黑白照片。一辆辆老式的金狮牌自行车挂在墙上,走近看看它的车身已经生锈了,车铃铛也没有了,车垫子的皮已经磨破了。要不是它挂得太高,我真想试试那车还能不能转动。我记得奶奶曾经跟我讲过,她是金狮自行车厂的,她装自行车的本事可大了。在展览馆陈列的东西中,我对和谐号机车最有亲切的感觉了,因为我是在铁路边长大的,每天都能看到火车。我的爸爸妈妈就是造这种机车的,他们经常给我讲有关火车的故事。
我在百年工商档案展览馆看到了很多常州以前的名牌,了解了很多我以前不知道的故事,觉得我们现在的科技生活更便捷、更幸福。
下午,天空下起了雨,带走了夏日的闷热与烦躁。老师带着我们一行小记者兴致勃勃地来到120急救中心参观和学习,学到了一些急救知识。
走进急救中心,大门上一个显眼的红“十”字映入我的眼帘,大厅周围墙面上写着各种关于医疗方面的知识。首先,我们来到了急救车的调度中心,在大屏幕上,一辆辆急救车急速地行驶着,它们正在争分夺秒地抢救着病人。别小看这一间工作室,这可是全常州市120急救车的“大脑”,所有的命令都是从这发出的。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位于四楼的心肺复苏中心,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个躺着的橡皮模拟人。“咦,急救中心怎么会有橡皮人?”正当我充满疑问时,一位身穿白色制服的阿姨走了进来,给大家看了一些宣传片,介绍了心肺复苏的知识。她还拿起了一个奇怪的东西,远看像防毒面罩,听了阿姨的介绍,我才知道,原来这是一个呼吸气囊。随后,阿姨又来到橡皮模拟人身旁,将呼吸气囊套在橡皮人脸上,哦,被我猜中了,橡皮人真的是用来做模拟抢救的。阿姨一边用模拟人给我们做示范,一边大声地讲道:“假如有人因为心脏病发作而晕倒,要首先大声呼喊病人,用手拍打病人的双肩,如果病人没有反应,要用CAB公式进行抢救:先双手十指交叉相扣,右手掌重叠放在左手背上,然后按压病人胸部,按压时双臂应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按压要用力均匀,有规律,不能间断,按压频率为成人每分钟100次,然后按住患者的头部,一只手顶住下巴,进行人工呼吸……”阿姨操作完后,一名高年级学生按照讲解进行了一次操作,“哇”的一声,小记者们都叫了起来,原来当那位学生在挤气囊时,橡皮模拟人的心口居然动起来了……
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的参观活动结束了。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了许多急救方面的知识,体验到了生命是如此宝贵,时间就是生命,认识了许多急救设备,了解了急救工作人员的职责,许多人的生命真是这些叔叔阿姨在争分夺秒中抢救过来的,这是多么神圣的工作啊!
撰稿:刘致远 丁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