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化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提升教师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2025年11月13 日,常州市解放路小学语文教研组如期开展主题研讨活动。
印琴老师的《坐井观天》以趣味导入激发兴趣,聚焦“对话”核心,通过圈画语句、辨析生字、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青蛙与小鸟的视角差异。教学中注重字词积累与朗读指导,结合 “沿”“渴”“喝”等生字的辨析,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字义,在朗读中感悟寓意,环节清晰,贴合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
徐会敏老师的《松鼠》则聚焦说明文写作秘诀,以猜谜导入,引导学生梳理文章从外形、习性等方面介绍松鼠的文脉。通过精读外形描写段落,提炼“介绍有序、抓住特点、善打比方”的写作方法,并设计迁移表达练习,实现“学方法、用方法”的教学目标,凸显高年级语文的思维训练重点。
评课环节,唐亚琴、张羽老师认为印老师的课“环节清晰、贴近低段学情,字词教学扎实、朗读指导到位”,同时建议后续可增加“联系生活谈‘眼界’”的拓展环节,让寓意理解更深刻。董凝艺、来震老师认为徐老师的课“目标明确、学法提炼精准,实现了‘教方法、育能力’的高段教学要求”,并提出“可增加学生自主探究‘打比方作用’的互动环节,进一步激发学生思维”的优化建议。
此次研讨活动,立足“低段与高段”“寓言与说明文”的双重对比,为教师提供了不同学段语文教学的实践范例。老师们在观课、评课中相互借鉴、深入思考,不仅明晰了不同文体的教学侧重点,更探索了贴合学生学段特点的教学策略,为后续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撰写:印琴 拍摄:印琴 审核:王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