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智慧的较量,是思维的盛宴。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培养数学创新意识,丰富解小校园数学文化,本学期,学校在延展各年级数学基础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以信息技术平台平台为载体,打造学生可观测、贴近生活、易于操作、富有挑战性的菲尔兹数学活动,让孩子在经历中成长,感受数学的魅力。活动共分为五大板块:
一年级:“菲尔兹”——口算比拼
口算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计算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比赛现场,气氛热烈而紧张,哨声一响,小选手们迅速启动思维,眼盯题板,数字在脑海中跳跃,数学素养奔腾于指尖,口算技巧倾泻于屏幕上,一场智慧与速度的较量悄然展开。孩子们迅速开启“战斗”模式,个个聚精会神,飞速地计算着每一道题目。这次口算比拼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尽情施展自己计算才能的舞台,有利于培养学生们认真、严谨、仔细、专注的学习态度。既训练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也激发了同学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
二年级:“菲尔兹”——七巧板
“七巧板”也叫“七巧图”,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智力玩具。它由七块几何板组成,看起来简单,拼搭起来却千变万化。因其构思巧妙,变化无穷,能活跃形象思维,启发儿童智慧,被称为“东方魔板”。七彩十二月,七巧童年,二年级的孩子们聚在一起,满怀梦想,拉开了“菲尔兹”系列活动之七巧板趣味拼图比赛的序幕。比赛开始时,小选手们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块块七巧板穿梭于孩子们小巧的手指间,东一拼,西一补。本次活动让解小的孩子们在“玩”中感受数学图形的魅力,使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三年级:“菲尔兹”——竖式闯关
在数学的奇妙世界里,计算能力是开启智慧之门的一把关键钥匙。竖式计算是数学计算中的重要方法,这一关要求同学们规范地列竖式进行计算。每一个竖式都像是一座坚固的数学城堡,同学们用自己的智慧和耐心精心搭建。三年级学生们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快速准确地完成一系列竖式计算题。这不仅考验着他们对基本运算的熟练程度,更考验着他们的专注力和反应速度。赛场上,同学们聚精会神,眼疾手快,思维的火花在快速的计算中不断迸发,仿佛化身为一个个口算小天才,争分夺秒地向着正确答案冲刺。
四年级:“菲尔兹”——“24点”
24点游戏最早起源于中国,被称为“纸牌算术”,是一种数学游戏,它的目标是使用4个数字,通过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得出24这个数字,游戏中的4个数字可以是任意的数字,但是不能重复。赛中,同学们专心演算,个个全神贯注,争分夺秒,用灵活多样的算法,快速思索答案,比准确,拼速度,较智慧,一个个速算小能手不断涌现。这种游戏能极大限度地调动眼、脑、手、口、耳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在数学思维风暴中提升计算能力,培养数感,激发孩子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当数学思维遇上趣味游戏,当趣味游戏融入数学知识,孩子们在游戏的世界里感受数学的无限魅力,玩中乐,乐中学。
五、六年级:“菲尔兹”——数独
数独前身为“九宫格”,最早起源于中国。数独盘面是个九宫,每一宫又分为九个小格。在这八十一格中给出一定的已知数字和解题条件,利用逻辑和推理,在其它的空格上填入1-9的数字。使1-9每个数字在每一行、每一列和每一宫中都只出现一次。这种游戏全面考验做题者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五、六年级学生开展了“菲尔兹”数独竞赛决赛,前期初赛环节,孩子们热情高涨,火热参与比赛。在正式决赛中,小选手们各显神通,速算、心算、口算、推理样样精通,在限定的时间内比出精彩,比出水平。此次比赛,不仅给孩子们提供了一次挑战的机会,更是锻炼了孩子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希望小朋友们在此次比赛中积累经验,灵活应对,克服困难,越战越勇。
学数学,其趣无尽;探数学,无处不有;喜数学,获益恒久。形式多样的菲尔兹数学活动,使数学学习以可感受、可聆听、可触碰的鲜活形象步入小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他们领略数学的奇妙与神秘,感受数学的深邃与魔力,培育创新思维,铸就未来辉煌。
(拍摄、撰稿:邱天添 审核:陆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