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目秋光染碧空,合作共研正当时。”在这个充满收获与思考的季节里,12月5日上午,解小全体语文老师齐聚7楼录播室,开展了以“教学评一致的30+10讲练一体化”为主题的语文教研活动,
第一节是郑丽丽老师执教的《爬天都峰》。本篇课文是习作单元,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谋篇布局和行文表达方法,并学会运用。郑老师抓住记叙文两大要素,一是写作顺序,二是写作内容,让学生习得记叙文写作的精髓。于是设计了两大任务板块,一通过“地点”这个抓手,理清《爬天都峰》的作者是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经过写清楚的。初试身手,写一写运动会跑步比赛、过生日、家人炒菜的作文,仿照课文构思写作顺序。二是聚焦对话描写,体会人物心情。在其中,郑老师抓住天都峰的“高”和“陡”这两个特点,引导学生品读感悟,结合课文插图,让学生理解天都峰的“高”和“陡”,理解爬天都峰的艰难和不易。
第二节课由李旻轩老师执教《少年闰土》,李老师学习了一些专家的评课,他对强化学科实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一般理解都是听说读写,但是在课程标准当中它最核心的是三种:阅读与鉴赏、交流与表达、梳理与探究。这三种典型的语文实践活动方式在课堂上是老师要看的见,就是这个活动主要运用的是哪一种实践活动方式。这种活动方式是不是到位了。是不是真正体现了这个活动方式的学习价值。尤其是梳理与探究。以前都是在阅读鉴赏、交流表达上下功夫,而梳理与探究作为这次新课标新提出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如何来呈现是至关重要的。
在教研展示后,语文组老师们随即展开了一场深入的教学研讨,钟瑮珺、印琴两位老师点评了李旻轩的课,何钰琪和蒋芙蓉老师点评了郑丽丽的课,大家结合新课标任务群提出了想法,为两位青年教师点赞。大家在交流中思考、探寻、分享,在思维碰撞的火花中共促成长,共同提升。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乃研之基础,研乃教之利器。本次教研以学生为本,指向学生的深度学习,同时也开启了教师们思维碰撞、智慧共享的教研之旅。无论是执教的老师还是参与本次教研的老师,都在交流中开阔了视野,理清了思路,汲取了经验。愿我们共研共提升,携手并进促成长!
(撰稿:何钰琪 拍摄:何钰琪 审核:蒋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