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充分发挥心理委员在心理互助、助人自助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心理危机预防和预警体系,助力营造校园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10月30日中午,解放路小学 好心“晴”心理社团再次邀请了资深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常州市关工委思想道德宣讲团的庄丽亚老师担任主讲嘉宾。
庄老师为帮助心理委员们快速进入培训状态,先教给了大家一个小妙招:注意力手指操游戏,通过1分钟的注意力手指操训练,锻炼注意力、记忆力、感统协调能力、节奏感和韵律感,提升学习效率。
第二个热身活动是深呼吸,尽管深呼吸看似简单,但掌握正确的技巧至关重要,庄老师知道同学们选择舒适坐姿关键在于保持身体放松,通过鼻子缓慢吸气,这样不仅可以过滤空气中的杂质,还能温暖和湿润吸入的空气,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吸气时,让腹部自然向外扩张,而不是胸部高耸;呼气时,腹部缓缓收缩,帮助肺部更彻底地排空。尽量延长吸气和呼气的时间,使呼吸变得深长而平稳,在呼吸时感知自己的每个器官,提升自我觉察能力。深呼吸的影响力远不止于生理层面。从心理角度看,它能帮助我们清理杂念,提高专注力,使我们更加冷静地面对问题。
本期的重点是心理委员的能力培养,包括以下五种能力:
1. 敏锐的观察力:心理委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能洞察班级同学的心理变化和异常表现。心理问题越早发现、越及时干预,就越容易消除和解决,也越利于避免发生不良后果。心理委员与班级同学朝夕相处,容易了解同学的心理变化。
2. 耐心的倾听力:一名心理委员,应该当好一名倾听者。面对有情绪问题的同学,应给予耐心的倾听和温暖的陪伴,理清对方表达的重点,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
3. 强大的共情力:对于心理委员而言,共情力能够帮助更好地理解和预测他人的情绪与行为。学会换位思考,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提升共情力,心理委员能够更好地提升自我认知力,促进个人成长。而共情力的提升与自身的体验感受分不开。
4. 合理的推理力:心理委员应具有合理的推理能力,及时识别心理异常,需要了解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危机的征兆表现,提升自身对心理问题的敏感度和识别能力,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
5. 清晰的分辨力:心理委员的分辨力体现在如果遇到班级出现有心理困扰/心理危机的同学,在保护自己和同学安全的基础上,首先是主动给予同学关心,了解基本情况。其次是要跟班主任和心理老师反馈,善于寻求外界力量的帮助,要记住每个人都是自己身心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庄老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详实丰富的案例,向心理委员们细致讲解了相关知识。她从基础理论到实践应用,讲解得既深入浅出又易于理解。
最后,在庄老师的带领下,小委员们尝试填写“班级心理晴雨表”,这是心理委员的核心工作之一,需要详细记录班级学生整体心理状况、近期需要关注的班级共性问题、个别需要特殊关注的学生以及班主任的建议、问题补充等方面,并向班主任和心理老师汇报。同时,对于情绪消极,有心理困惑的同学,心理委员可根据学到的培训知识对其进行帮助,如有需要可鼓励其到心理辅导室进行心理辅导。
希望心理委员在自我保护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工作,用小小的举动去影响、关爱身边的每一位同学,用自己积极阳光的心态影响身边的小伙伴,共同创造快乐幸福的温馨校园。
撰稿:黄晗雯 拍摄:黄晗雯 审核:戴彩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