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美四月天,春花烂漫展新颜。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解放路小学语文教研活动如约开展。本次活动为五年级备课组展示,两位老师立足年级教学重点,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展开教学,体现了良好的素养和鲜活的课堂样态。
教以潜心 智慧共享
教育之美,美在生长;教师之美,美在课堂。课前,两位老师潜心课堂,从文本解读、自主备课、初试“会诊”,到反思调整、相互切磋、相互借鉴,在紧张忙碌中有条不紊地进行试教,年级老师积极参与到磨课的过程中,智慧共享。
戴彩娥老师执教的是小古文《自相矛盾》。小古文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戴老师通过诸多形式,运用已有的学习方法,结合语文园地,对于难理解的字词做了指导。通过图文讲解,读懂文本,让学生明白了“楚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说话前后互相抵触,不能自圆其说,从而明白了小古文揭示的道理。
印琴老师执教的是《跳水》一课。课堂上老师从预学反馈入手,讲练结合。课堂围绕学生的困惑点展开教学,创设情境,引导循序渐进,让学生了解情节发展离不开每个故事因果关系的推动。板书设计清晰,从中体会到人物的不同表现,。
专家引领 研而致远
思想有声,行动留痕。精彩课堂结束后,朱洁茹老师进行了专业点评。
朱老师提出设计学科任务,要将看不见的思维可视化。两篇课文都出自第六单元,本单元单元的导语提出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两篇课文题材不同,设计教学时不仅要重视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更要还原人物思维,思辨加持,学会思辨性的阅读与表达。
小古文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而朗读是学习小古文非常重要的一步。小学阶段的小古文属于启蒙阶段,要注重读的指导训练,读出停顿、读出韵味、读出感情,初步积累语感。
一次研讨,一次成长。为者常行,行者常至,我们将继续在实践中探索,相信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凝聚共识,携手同行,一定会在探究之路上遇见更美好的风景。
撰稿:沈阳 拍摄:唐亚琴 审核:蒋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