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园到小学
不是翻山越岭
不是跳跃大沟深壑
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
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
——虞永平
陶行知先生说过:“小学教育是新中国成立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足见儿童时期的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尤为重要,而在儿童时期播下良好的种子,之后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桃花新艳柳画眉,玉兰吐芳草舒腰。在最美的春天里,迎着春的气息、闻着花的芬芳,天宁区幼小衔接教师工作室迎来了中期现场展评活动。领衔人吴燕校长带领工作室的小伙伴们共赴这场春日之约。本次展评有幸请到了常州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薛红和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副校长卢赟莅临指导。
儿童为本,遇见教育精彩
工作室成员刘萌老师执教了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动物儿歌》。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六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儿歌句式整齐,富有节奏和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简明易懂。儿歌每一句都是以“谁在哪里干什么”结构组成,充满了儿童情趣。
上课伊始,刘老师设计了动物狂欢节的趣味情景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本课的小动物一半是昆虫,要求认识的生字中有六个是虫字旁的字,而且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刘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生字。作为识字儿歌,刘老师还在学生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教材中的彩图和学生生活经验,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在刘老师的带领下,学生训练有素,参与感强,配合积极,学习任务开展得有条不紊,“编儿歌、拍手诵儿歌、师生搭档读儿歌”,课堂活动丰富多样,师生配合默契,学生更是乐在其中。
汇报交流,聚焦幼小衔接新方向
工作室领衔人、解放路小学吴燕副校长以“聚力共长,构建双向奔赴新样态”为题,进行了工作汇报。领衔人吴燕副校长从理论学习、时空建设、课程开发、课堂教学、联合教研、多维评价六方面做了全面回顾与汇报。
领衔人吴燕指出:幼小衔接,是一个全面、科学、系统的工作,我们站在“保卫童年”的立场,专注于“人”的发育,为生命的前途和远景而储备下宝贵的“线索”,朝向正常而积极的美好生长样态。
专家指导,关注科学幼小衔接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副校长卢赟从儿童本位、幼小衔接、科学衔接三个方面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首先,她赞扬刘萌老师在课堂上十分具有亲和力,师生交流自然,整个课堂充满了趣味性。其次,她表示在教学中,刘老师十分尊重孩子,孩子们答得不到位的地方,刘老师耐心指导,给予抓手,不断引导学生思考、观察、体验;刘老师教学设计也是亮点频出,这些都很符合儿童本位。最后,她指出,从科学性上来看,刘老师的这节课设计了多种识字方法,给学生抓手,循序渐进中,学生到二年级就能自主识字,提高了识字能力;她还指出刘老师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设计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同桌交流、合作读、师生配合演,这些活动让课堂更科学,让学生学起来更轻松、更快乐。
幼小衔接的目标不仅是为了提升儿童对小学人际环境、 教学方式、课堂学习的要求,更重要的则是着眼于儿童的可持续发展,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有了专家的引领,领导的支持,还有一线老师们的积极参与,相信我们工作室一定会越行越远,越攀越高!
(撰稿:杨柳菁 拍摄:杨柳菁 审核:吴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