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万物生长,正是奋斗时,3月15日,解放路小学数学组全体教师齐聚在六楼教学研究室开展慧·创课堂评价表的深度解读和数字化项目的专项研讨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教发部陆卫华副主任主持。
一、深耕细作,有心而新
让教育发挥作用,往往不是知识本身,而是传授知识的人,当我们对教学有了深度的理解,那么教育也必将水到渠成。解小数学组全体数学老师通过对“慧·创”课堂评价表深度学习,理解在新课标导向下具有解小特色的慧·创课堂三大评价模块内涵,什么是创意地教?什么是创意地学?什么是创意地评?以评价标准倒推过程,进一步的反思我们的数学课堂,如何在课堂上进行创意地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地学,在评价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时,又应该怎样做?通过组内讨论,积聚智慧,发挥团队作用,精耕细作,根据新课标改进课堂评价标准,有心而新,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二、洞见改革,不断探索
数字化日新月异,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字化技术能有效的提高数学教学效率,解决数学课堂中难以解决的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研究数字化项目,本学期数字化项目组开展了小组合作,分工承担研究任务,依托新课标,确认数字化课堂教学主题,并通过相关课例,撰写相关子任务成果,形成具有借鉴意义的数字化案例报告。洞见改革,不断探索,发展数字化技术,助力数学课堂生机发展!
把握标准,深研“慧·创”课堂,将慧·创课堂的标准认真落实到课堂中去,让我们解小的老师能创新地教,学生能创新地学,通过创新地评价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撰稿:杨丽 拍摄:何琳 审核:陆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