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2017年解放路小学教育集团教职工消防运动会成绩公示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学校动态>>解小:这样沟通更有效
解小:这样沟通更有效
发布时间:2023-02-2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印琴

2月26日,由常州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联合常州市星羽教育发展基金会开展的第十六期“星羽•青果父母学堂”小学班第七讲“这样沟通更有效”在常州市解放路小学开讲。本期主讲人徐欢老师为家长们带来了如何与孩子进行亲子沟通的精彩讲座。

活动伊始,徐老师对第6次作业进行了点评,并鼓励家长们继续在家中坚持给予孩子学习的动力和培养孩子学习能力。

案例分析  理解沟通

徐老师通过一则案例引出一个重要问题:我们需要怎样的沟通?

徐欢老师给出了沟通的定义,即沟通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换意见、观点、情况或感情的双向过程。根据人与人之间的亲密程度由浅入深,沟通可以分为五个层次沟通环:打招呼、说事实、谈想法、谈感受、敞开心扉。沟通环让家长们意识到,只有高度成熟的家长,才能将孩子视为一个需要尊重、帮助的独立个体。

徐老师结合案例,深入浅出地告诉我们,亲子沟通的三个前提:愿意倾听、愿意理解、愿意接纳。倾听的前提是尊重,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尊重是一种做人的原则。通过对繁体字“聽”的解析,徐老师给出了以下进行有效倾听的技巧:身心投入地听;倾听非语言暗示;听出言外之意;体态配合,真情鼓励;适时插话,调动对方的情绪。

沟通技巧 先“跟”后“带”

在亲子沟通过程中,徐欢老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沟通技巧---先“跟”后“带”,即在我们与对方沟通时,先接受对方的观点或态度,让对方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然后带领他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带他走出原本的框架。

那么与孩子沟通时,需要家长“跟”什么呢?徐老师提示三个方面内容:1.跟孩子的正面动机;2.跟孩子看问题的角度;3.跟孩子的情绪感受。

通过一个课堂案例,列举了孩子说的五句话,徐欢老师分别请五组分别讨论和家长代表进行换位思考,描述此时孩子的感受,让父母们意识到人的情感需要被承认多么重要。大家逐渐理解了孩子的感受,深入到孩子的内心,也希望通过帮助孩子了解自己最真实的相法,从而集中精力去应对出现的问题。“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带”。“带”什么?怎么带?徐老师及时给大家解答疑惑。“带”,即引导对方向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怎么“带”?徐老师提出了四步法:1.理解接纳;2.了解原因;3.表达感受;4.解决方案。

结合给出的案例,徐欢老师引导各组尝试利用先“跟”后“带”的沟通技巧作出回答。各组家长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了分享。如何判断沟通结果是否理想呢?徐老师给出了三个标准:1.双方情绪稳定;2.问题趋于解决;3.给孩子可以模仿的表达方式,带出善解人意的高情商孩子。

学会赞美 助力沟通

徐老师指出,亲子沟通需要适时引导,培养个性品质。我们往往习惯于来自结果或天性的初级赞美,其实孩子更需要来源于对过程发现的高级赞美。高级赞美包括三部分:有具体的事实,有赞美者的感受,有在身份层面的由衷地欣赏。徐老师通过对各种描述性夸奖的对比分析,让家长深切体会到了初级赞美和高级赞美的差异。

最后,徐老师引导家长们一起反思:

  1.先处理情绪,后处理问题;
  2.把沟通的音调降低;
  3.注意非语言沟通;
  4.我信息;
  5.调嘴还是调心?
  6.自我成长,还是要求别人?

通过本期亲子沟通的课堂学习,家长们掌握了更多的亲子沟通技巧,收获满满,相信今后一定能更有效地和孩子沟通,达到更理想的沟通目标。

            撰写:印琴  拍摄:家长志愿者 审核:戴彩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解放路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邮编:213003    电话总机:0519-88102061    总机传真:0519-8810206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解放路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