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何做一名智慧型的父母?著名心理学家曾奇峰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毋庸置疑的,但问题是:如何去爱?”。本次“星羽·青果父母学堂”邀请到了常州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特聘心理咨询师、儿童情商高级指导师、常州市“十佳心理工作者”胡娜老师,开设了一节能力训练课——好父母情绪养成记。
作业点评环节
养成好的习惯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坚定的决心,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做些什么呢?胡老师在点评优秀作业的同时向大家提供了专业的教育思路,鼓励家长们能用“甜蜜储蓄罐”的形式给予孩子正向反馈,从而系统化、科学化地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奖励与惩罚并用,做智慧的成长引路人。
复杂而多样的情绪
胡老师用六张图让大家“看表情猜情绪”,利用有趣的互动环节引导大家认识情绪产生的合理性,认识到情绪本身没有是非对错,甚至消极情绪也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一番话令大家茅塞顿开。
家庭情绪养成记
胡老师介绍到情绪养成需要经过三个步骤——觉察、降强度、减频率,科学地认识到情绪中可控与不可控的部分,做到先通情,再达理。胡老师通过《小别离》中的视频片段,让家长觉察到视频中人物情绪的强度变化;之后,胡老师精心设计了分组活动,一组再现了家庭中由于孩子学习问题引发的激烈冲突,第二组分析人物情绪变化的原因,第三组根据分析结果想出对策,环环相扣,收获颇丰。家长在活动中逐渐意识到每一次生活中的负面经历,每一次黯然出现的消极情绪,都是自我觉察和成长、学习和练习情绪处理的好机会,幸福还是不幸福都是自己的选择。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最完备的教育就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借助“星羽·青果父母学堂”活动,专家与家长一起探索正确的教育之路,希望以此为新的起点,做智慧型的父母,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做孩子生命成长的引路人和陪伴者。
撰稿:李旻轩 拍摄:江雪莲 审核:戴彩娥